1947年6月,解放戰爭已經進入第2個年頭,此時,經過一年的艱苦作戰,解放軍不但讓蔣介石全面進攻的謀劃徹底失敗,而且,自身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因此,毛主席審時度勢,作出了“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域”的戰略方針。隨即,有了毛主席謀劃“三路大軍成品字形陣勢挺進中原,與國民黨在中原爭鋒”的行動。
毛主席這一天才般的戰略規劃,不但完全出乎蔣介石的意料,而且完全打破了蔣介石對於解放軍的進攻規劃。
因為,三路大軍挺進蔣介石的腹心之地,核心受到威脅的蔣介石不得不調集大量用於進攻解放軍的兵力。一時間,被調動和吸引的國民黨軍隊高達90多個旅,完美的實現了“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域”的任務。
而奉命跳出解放區負責進攻中原的三路大軍,分別為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陳賡、謝富治率領的陳謝兵團,以及陳毅、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
當時,毛主席的規劃是,陳謝兵團挺進河南西部,陳毅、粟裕率領的華北野戰軍挺進魯西南,而劉鄧率領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則直插大別山。
很顯然,劉鄧大軍的作戰任務最為艱鉅。他們需要從華北地區的向南千里躍進大別山,是挺進中原的三路大軍之中行程最遠、環境最為惡劣,同時面對敵人圍剿兵力最多的一支遠征大軍。
劉鄧大軍12萬人千里躍進大別山,猶如一把尖刀,直刺國民黨的心臟。劉鄧大軍一旦在大別山站穩腳步,那將意味著:
倚仗大別山有利的地勢,解放軍不但能夠威脅蔣介石統治核心統治區域——江蘇、安徽、浙江等地,而且,南京、武漢等重鎮將在劉鄧大軍的兵鋒之下。也因此,千里躍進大別山,也標誌著解放軍戰略大反攻的序幕。
但是,遠離敵後、在毫無補給的情況下面對敵人絕對優勢兵力孤軍轉戰,其風險之大可想而知。即便做出這一偉大戰略決策的毛主席,在分析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後的三種結局中,也做好了失敗而返甚至全軍覆沒的思想準備。
為什麼一定要冒巨大的風險千里躍進大別山?
原因其實並不難解釋,一方面,位於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正處於兵家必爭之地——中原地區。而且,它還位於蔣介石國民政府首都南京和長江中游重鎮武漢之間,是天然的戰略要地。
一旦佔據了大別山,進攻可八面出擊,讓敵人自顧不暇,退守也可以倚仗大別山的有利地勢,牽制敵人的大量兵力,讓敵人如梗在喉。
而且,在大別山建立根據地,不僅可以佔據大別山得天獨厚的戰略地位,擁有地利,同時,還有“人和”——大別山地區還是我黨創造的老牌根據地。
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期間,紅四方面軍就在大別山地區建立了僅次於中央蘇區的第二大蘇區——鄂豫皖蘇區,因此,我黨在大別山地區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甚至,劉鄧大軍的許多人,尤其是老紅軍出身的指戰員們,就是大別山出身。例如,劉鄧大軍第三縱隊司令員陳錫聯,就是大別山紅安縣人,而且在挺進大別山之後,陳錫聯還遇見了自己的闊別18年的老母親。
所以,大別山之於解放軍,還有著熟悉當地情況和群眾基礎深厚的優勢。這自然進一步成為大軍迅速在大別山地區站穩腳跟,開啟局面的優勢。
因此,在毛主席的規劃之下,1947年6月30日,在完成魯西南戰役之後,劉鄧率領4個縱隊12萬人從山東西南部強渡黃河,開始挺進大別山。
他們在敵佔區內跨過隴海路,透過黃泛區,又接連度過了沙河、汝河和淮河,在沒有根據地依託和後勤補給的情況下,於28日勝利到達大別山地區。完美實現了毛主席預定的戰略目標。
但是,千里躍進大別山只不過是最艱難行動的開始。雖然到達了大別山,劉鄧大軍不但無法休整,還要面臨國民黨33個旅的圍追堵截。而且,大軍真正進入大別山後才發現,他們面臨的實際困難遠比預想的更多。
但是即便如此,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奮戰之後,劉鄧大軍仍一舉殲滅3萬多國民黨部隊,解放了24座縣城,建立了33個縣的民主政權。從而成立了鄂豫、皖西兩個區黨委和軍區,順利建立了大別山根據地。
然而,也因為在敵人的腹心之地轉戰,再加上國民黨數倍兵力的圍追堵截,因此,離開根據地後,劉鄧大軍幾乎無時不戰,無日不戰。
最艱苦時,就連劉伯承和鄧小平都只能帶領一個團在大別山地區四處轉戰。因此,雖然勝利實現了毛主席估計的三個前途中最好的前途,但是,劉鄧大軍依然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出發前,劉鄧大軍兵力為4個縱隊12萬人,到建立大別山根據地後,劉鄧大軍損失過半,只有6萬餘兵力。
也因此,1948年初,中央軍委作出了“撤出主力,牽制敵人,立足大別山”的決策。不久之後,2月7日,中央軍委電令鄧小平率指揮所和野戰軍主力轉出大別山。
從1947年8月底進入大別山,到1948年2月主力轉出大別山,劉鄧大軍在大別山的時間一共為半年。為什麼付出了損失過半的巨大代價,大軍主力依然沒有繼續堅持在大別山呢?
首先,是客觀上的原因,敵情十分嚴重,國民黨兵力高達33個旅,數倍於解放軍兵力,武器裝備更是遠超。因此,由於極端緊張的形勢,敵我力量懸殊,劉鄧大軍很難有足夠的精力繼續建設根據地。
大軍剛剛到到大別山時,尾隨而來的追擊部隊就有23個旅,經過了兩個月,蔣介石又再次增兵到33個旅,33個旅的國民黨軍隊約20餘萬大軍。
而且,隨著劉鄧大軍在大別山地區活動時間越久,猶如被孫悟空進入肚子的鐵扇公主,蔣介石也變得愈發如鯁在喉。因此,蔣介石對於大別山解放軍的圍剿愈發嚴密。
當時,蔣介石專門提出了“保衛長江,遊擊中原,圍剿大別山”的反革命決策策略。
在這種情況之下,面對國民黨的優勢兵力圍剿,劉鄧大軍的主要精力都在與敵人拉鋸。劉鄧大軍也先後取得了張家店殲滅戰、高山鋪大捷等戰鬥的勝利,但是,敵我兵力懸殊的局面並沒有徹底打破。
在敵人的腹心之地始終處於轉戰,因此,劉鄧大軍很難鞏固和發展新創立的解放區。也因此,劉鄧大軍無法在如同在老根據地一樣,真正的獲得來自群眾的大力支援,也無法及時休整和補充兵力。這自然極大的限制了劉鄧大軍在大別山站穩腳跟。
第二,不能忽視白崇禧對於大別山的全面圍剿。白崇禧是桂系軍閥首領,因此,他天然得不到蔣介石的信任。
然而,隨著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腹心之地受到威脅之後,再也顧不上排除異己的蔣介石,接連多次在南京召開大別山作戰檢討會、華中六省聯防清剿會和國務會議。
在這些會議上,蔣介石要求國防部長白崇禧組織國防部九江指揮部,親自負責對於大別山的圍剿。
作為有“小諸葛”之稱的國民黨桂系首領,白崇禧的軍事才華在國民黨軍隊之中是頗負盛名的。
而且公允地說,無論是在紅軍時代、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白崇禧都展示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華,也曾給紅軍和解放軍帶來不小的麻煩。
之前,由於蔣介石對於桂系的忌憚,沒有讓白崇禧掌握兵權,此次隨著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之後,蔣介石再也顧不上這些,不得不讓白崇禧重掌兵權,指揮數10萬大軍發動了對於大別山的圍攻。
接到命令成立國防部九江指揮部後,白崇禧一手掌握了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5個省的軍政大權,他很快集結第五綏靖區、第八綏靖區、4個兵團和海軍、空軍等部隊,對於劉鄧大軍所在的大別山發動了總體戰。
所謂的“總體戰”,就是改變了國民黨以往單獨的軍事行動,而是實行所謂的黨政軍一元化。當時,白崇禧要求動員轄區全部的人力、物力、財力,採用軍事圍攻、政治利誘的方法,以圍攻和清剿相結合,正規軍和地主武裝相結合的方式,採用三網政策和三光政策,從而徹底摧毀劉鄧大軍的生存條件。
所謂的“三網政策”,就是諜報網、公路網和碉堡網,所謂的“三光政策”,更是臭名昭著,就是日寇曾在根據地使用的殺光、燒光、搶光政策。
然而,這種政策雖然臭名昭著,而且毫無人性可言,但是不得不說,確實讓劉鄧大軍在大別山中的形勢變得愈發嚴峻起來。
不僅如此,在圍攻大別山的國民黨軍隊中之中,除了裝備精良的國民黨中央軍,還有多支桂系軍隊,這些桂系軍隊雖然裝備稍差,但是歷來以戰鬥力強勁著稱,這都給了劉鄧大軍以巨大壓力。
第三,大別山地區的群眾條件並沒有想象的那麼樂觀。大革命失敗後,我黨就在鄂豫皖地區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並因此建立了鄂豫皖蘇區。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在過去的10多年裡,我軍主力先後4次撤出了大別山。這不得不讓許多群眾對於我軍我黨能否在大別山站住腳,產生了疑慮觀望的態度。
而且,每次我軍主力撤出大別山之後,國民黨軍隊和地主階級就開始大肆報復大別山的革命群眾。這使得許多心向黨的革命群眾和黨員被國民黨殺害,極大的破壞了黨的在大別山的根基,也讓其他群眾也心有餘悸,不敢全心全意的支援我軍的行動。
第四,大別山地區的地主等反革命經驗極為豐富,遠比其他的地區更為難纏,更為狡猾。鄧小平曾在《關於大別山的階級情況與幾個政策問題》中寫道:
大別山地區在經過蘇維埃土地革命和抗日戰爭兩個時期,地主、富農有很豐富的政治警覺和很豐富的反革命經驗……經過短期混亂之後,(地主)則積極組織與發動地主武裝打游擊,(地主)很會打游擊,威脅群眾,妨礙土改工作,打擊積極分子手段非常毒辣。
反動階級的格外的頑固與難纏,也使得根據的建設沒有想象的那麼順利。與此同時,從抗戰時期開始,大別山就是桂系的統治範圍,因此,桂系在大別山地區建立了十分嚴密保甲制和民團制。
這也是桂系的看家本領,憑藉經濟落後、人口也只有千萬餘的廣西省,桂系能夠一躍成為僅次於蔣介石中央軍的第二大軍閥力量,所憑藉的,除了李白二人的高超手段之外,桂系在廣西等地建立的嚴密的保甲制,也是桂系軍隊保持強大戰鬥力的重要原因。因此,桂系經營下的大別山地區,遠比其他國民黨統治區更為難纏。
第五,大別山地區條件十分艱苦,人民極端貧困,難以供養數萬大軍。如果劉鄧大軍繼續留在大別山,不但會極大的加重人民的負擔,而且,部隊也很難得到有效的補充。
由於大別山地處山區,本身就並不富裕,再加上連年戰亂,因此,土匪橫行和國民黨橫徵暴斂之下,當地群眾更加貧困。
而且,由於連年的戰亂,許多青壯年不是逃走就是死在戰亂之中,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難。數以萬計的大軍在大別山地區轉戰,大大超出了大別山地區的承受能力。
因此,到達大別山之後,雖然劉鄧大軍完美的實現了預期的戰略目標,但是,部隊也遭遇了巨大的困難。
例如,剛到大別山時,部隊就連吃飯都成問題。由於無法籌措到足夠的糧食,許多子弟兵不但無法吃飽飯,而且能吃的也只有清水煮菜、樹葉甚至樹皮。
在極為高頻繁的戰鬥之中,卻連飯都吃不飽,這自然極大的阻礙了子弟兵的戰鬥力。除了吃飯,穿衣也是很大的問題,到了冬季,自晉冀魯豫解放區帶來的軍裝損壞後,由於無法籌措足夠的棉花和布匹,許多部隊穿的甚至如同叫花子一般。
而且,劉鄧大軍大多數人,尤其是基層戰士都來自晉冀魯豫的華北地區,他們對於地處南方的大別山地區的水土無法適應,許多人因此得了水土不服、打擺子等疾病,上吐下瀉,就連正常行軍走路都難以實現。
因此,劉鄧大軍到達大別山地區,一下子多了許多上萬病號,非戰鬥減員問題十分嚴重。
所以,如果劉鄧大軍面對敵人的重兵圍剿,繼續在大別山地區轉戰,雖然敵人沒有能力消滅劉鄧大軍。但是,由於超出了當地的經濟承載能力,勢必會給根據地和解放區的人民帶來巨大的負擔。
第六,轉出大別山,有利於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進入大別山之後,由於大別山地區山高路陡,道路狹小,甚至許多地方根本沒有路,部隊的迴旋餘地十分狹窄,根本無法進行大兵團作戰。
所以,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之後,一直將部隊分散,各支以旅甚至團為單位,轉戰各地。這種作戰方式雖然有利於牽制敵人,但卻無法實現“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目標。
為了打破敵人的戰略部署,實現毛主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作戰目標,同時配合進入中原的各路部隊,劉鄧大軍主力部隊先後北渡淮河,轉出了大別山。
當然,對於大別山以及建立的根據地自然也不能放棄。事實上,在主力轉移出大別山之前,1948年2月22日,鄧小平就簽發了中原局《關於開展大別山游擊戰爭的指示》,對於主力離開後的大別山進行了周密的部署,並對主力離開後的軍區部隊和人民武裝力如何獨立自主堅持大別山戰略陣地,進行了詳細的指示。
因此,劉鄧大軍在千里躍進大別山半年後,主力又轉出了大別山,並不是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行動失敗了,更不是毛主席的規劃落空。
相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劉鄧大軍不但完美地實現了毛主席預定的戰略規劃,打破了國民黨的戰略部署,極大的牽制了敵人的兵力。
而且,在轉出大別山之後,還與陳毅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一起發起了淮海戰役,一舉殲滅敵人60餘萬精銳部隊。從此之後,長江以北的國民黨主力被一掃而空,極大的加快了解放戰爭勝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