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點,洲頭鄉下夾村生態養殖基地早已忙碌起來,工人們正在養殖基地打撈新鮮的大閘蟹,挑挑揀揀之間,各種規模的大閘蟹被分類裝箱,即將發往全國各地預定的客人手中。
——找尋致富之路
鄉村振興的號角吹響了,洲頭鄉下夾村45歲的村黨總支書記潘玉峰坐不住了,潘玉峰盼望著這股惠民的春風儘快吹進下夾村,於是他和村兩委成員們一起討論,“一定要利用村裡的有利資源,找到一條致富之路,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致富。”大家都舉手贊同,下夾村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處於平原地區,水資源豐富,北沿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於是大家集思廣益,利用群眾手中的荒地,流轉建設村生態蟹蝦養殖基地。
據瞭解,2020年10月,洲頭鄉下夾村以每畝500元的價格從村民手中流轉328畝荒廢田地,建設下夾村生態蟹蝦水產養殖基地,共涉及該村利民組、益群組、整合組、永北組、永豐組、東南組、紅旗組等7個村民小組、270戶群眾,年近70的劉增華老人是土地流轉人員之一,雖然他只流轉了1.5畝荒地,但他樂呵呵地說道:“我現在年紀大了,田地種不動,荒著又可惜,這回好了,村裡搞集體經濟,我坐在家裡就可以收租金了”!
——開啟致富新徵程
村集體的號召,讓下夾村村民們有了信心,在充分醞釀選址後,7個村民小組270戶村民一同踏上了致富之路新徵程,紛紛搶著將自家的荒地流轉給村裡建設養殖基地,70多歲的村民劉增述說:“以前,有大戶包我的土地,一年才給300塊錢,現在村裡搞集體經濟,給我們老百姓500元一年,我當然無條件支援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而且以前大戶的土地租用費用總是要我們催,現在村裡每年年底,就把下一年的土地租金提前分給我們,別提多好了!”村裡集體經濟的建設,引起了村民們的熱烈擁護。
眾人拾柴火焰高,下夾村在村民們的大力支援下,還在生態養殖基地周邊另外開荒了120畝荒地,種起了桃子、梨子、枇杷、橘子、棗子等果樹,形成了養殖基地生態種植園,30餘民村民長期在此務工,60多歲的胡順朝說:“我們這個年齡現在出去務工沒有人要,我到村裡生態基地來鋤鋤草、給果樹剪剪枝,管理管理基地,村裡平均給我130塊錢一天,我很開心,首先增加了自己的生活收入,其次還能在家安心帶孫子,感覺人生又充滿了意義。”目前為止,生態種植園種植各類果樹2400餘棵,形成了生態觀光+採摘於一體的基地效果。
——致富之路托起希望之翼
在親力親為的創業實踐中,下夾村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生態養殖在當前市場上佔有一定的經營優勢,如今下夾生態基地的大閘蟹已長到了3至5兩一隻,市場價格可喜,平均130元每斤,走禮盒裝價值更高,供不應求。在村民們的大力支援下,下夾村兩委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有了十足的把握,“我現在的想法就是把村裡的集體經濟生態養殖和種植做好,規模進一步擴大,質量進一步提升,讓整個縣及附近縣市的人都來我們村吃到實實在在高品質原生態的大閘蟹和水果,同時讓我們村裡的老百姓一起加入生態養殖和種植行業,提高村民們的收入。”下夾村黨總支書記潘玉峰說道。
村富帶動民富,洲頭鄉下夾村不僅讓村集體經濟得到發展,還讓村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增加了村民們的幸福感。如今,下夾村生態基地的天空湛藍如鏡、大閘蟹肥美迎豐收、果樹上碩果累累,村集體將荒廢田地變生態基地,村民們靠著勤勞的雙手與村集體一起,努力打造下夾村致富希望之花。(袁潔)
來源:洲頭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