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長在農村,印象中,老家的房屋前後都是縱橫交錯的田地,放眼望去,特別寬敞。不例外,我家門口就有一塊田(整體呈長方形,為條狀的五稜),因面積共有兩分(注:五分為半畝、十分即一畝),故稱它為“兩分田”,一年到頭,都是爺爺在種植,一般都以蔬菜為主,有玉米、青菜、茄子、絲瓜、芹菜、捲心菜、長豇豆等種類。
“兩分田”開墾時間已不得而知,原是一塊稻田,由鄰村人在耕種,雖面積不大,但自1992年12月爺爺接手耕種後,就成了我家“私有地”,對於這塊田地,他卻十分珍惜。
1992年12月,爺爺打算重新選擇地基、蓋住宅樓,他看中了村前的一塊稻田,之後在親友們的幫助下,首先拆掉了位於村後的老宅(一間朝東屋),打算用自家的土地,去和鄰村農戶商量進行互換;最終說服對方,經同意,才得到了村前的那一大片稻田(即如今我家房屋的所在地),爺爺便開始著手建造,而之後用建房剩餘的土地準備用來平時耕種,於是便有了家門口的“兩分田”。
“兩分田”雖面積不大,但種植的品種俱全,像一個豐盛的“小菜園”。在這塊田地上,爺爺耕種很有規律性,上半年一般是玉米、而下半年則為芹菜,如旁邊留有空地的話,便附帶會種些瓜果。
鋤地、播種、施肥、除草、澆水,這是土地耕種的一套基本模式、一種生產步驟,這對於爺爺來講,已再熟悉不過。
玉米種植的時間在每年的春季,即三至四月,在種植前,先用鐵耙對泥土進行鋤地,並不斷翻動土壤使其變得平整、鬆散,就像“改頭換面”似的,隨後再撒上一些化肥(白色小顆粒),在每稜田的土壤上蓋一層薄膜紙,再用一把鐵鍬在每稜田的土壤上掘幾個小凹槽,然後在每個凹槽內插入一根玉米秧苗,並用手小心翼翼地在凹槽口將土壤按緊,使凹槽口嚴密,土壤結實,這樣玉米容易存活。
一般玉米秧苗只有透過薄膜紙上面的洞孔、縫隙才能得到陽光照射與庇護,持續地進行生長,等到玉米成熟前的那段時間,如遇乾旱季節時,還需撒上化肥、噴灑農藥,以防中途枯萎或者被蛀蟲侵蝕,每年爺爺種植的玉米數量達五百株以上。
但也並非年年都有好的收成,記得去年六月初(正值梅雨期),因連日的強降雨將“兩分田”全部淹沒,由於地勢低窪,水流速度慢,那“兩分田”很快便成了一個池塘,大片芹菜秧苗被雨水淖(淋)過後,又受到長時間浸泡,等雨過天晴後,這些秧苗基本失去了生長作用,這使爺爺非常心疼和沮喪。
另外,芹菜的種植時間是每年的秋季,大概九月份左右,這也是芹菜種植最適合的時期,比起玉米,芹菜可直接在翻新的土壤中撒下芹菜籽,家鄉俗稱“拽菜籽”,然後每天進行澆水,以給予充足的水分,這樣才能使芹菜保持快速生長,而在生長的同時,還要不斷施加化肥,由於芹菜擅長耐寒,需得經歷冬季的寒潮與低溫天氣,為防止長時間霜雪冰凍的氣候干擾,有時還得遮蓋一張透明白色蓬布,以保持一定的常溫,使得芹菜不被冰住與凍僵。
由於常年在田地勞作,使爺爺積累了豐富的耕種經驗,掌握著一些要點技巧,特別是他種植的芹菜,每年都非常成功,故而數量不減,而每年田地裡也總會有超過預算之外那些多餘的瓜果蔬菜,一般會去集鎮售賣,或者分給鄰居與親戚。
“兩分田”陪伴了我家近30年,爺爺從當年健壯的中年男子變成如今年已七旬的老人。近年來,由於平時起早貪黑地辛勞耕作,爺爺老得特別明顯,開始出現牙齒脫落、身子彎曲,身體更是不及以前,我們勸他捨棄“兩分田”,可他不答應,他說希望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想再堅持。
作者簡介 | 戴哲恆,90後,浙江上虞崧廈人,愛好鄉土文化與文學寫作,2016年1月開始發表文章,不少作品已在網路平臺、地方報刊中發表,並有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