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匯報
■龍江
又逢體檢高峰季,不少朋友經常會被體檢報告上“甲狀腺結節”“膽囊息肉”“肝囊腫”等結果嚇得不輕,甚至寢食難安。乍一看“驚悚”的結果,究竟是虛驚一場還是救命提醒?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體檢報告上的那些常見病。
甲狀腺結節:絕大多數為良性,複查超聲很重要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位於頸部氣管兩旁,形似蝴蝶。甲狀腺控制著人體新陳代謝的速度、調節身體荷爾蒙的水平,控制人體生長髮育。甲狀腺結節十分常見,平均每五個中國人就有一人罹患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是否需要治療,主要由結節性質決定。體檢中發現的甲狀腺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的,不過,近年來甲狀腺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與放射性接觸、自身免疫、遺傳等因素有關),所以鑑別結節的良、惡性十分重要,最主要的方法是透過超聲檢查來判斷。在超聲報告中,需要關注結節形態(規則)、大小、數量、邊界(清晰)、有無鈣化、回聲(無回聲或等回聲)等。
如果是良性結節,直徑小於2釐米可隨訪觀察,半年到一年複查一次B超即可。當結節大於2釐米,尤其是出現壓迫不適症狀,如吞嚥不適、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情況,建議及時手術治療。如果是惡性結節,原則上建議手術治療。甲狀腺癌手術效果很好,能夠達到95%的臨床治癒率,不必太過擔心。
當然,超聲檢查並非判斷結節良性或惡性的“金標準”,即便是超聲明確提示惡性的結節,術後病理也可能提示是“虛驚一場”。部分結節無法由超聲明確性質,需要穿刺活檢,根據細針扎取的細胞化驗,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膽囊息肉:近六成是“吃出來”的,持續增長的單發息肉危險大
膽囊是人體儲存膽汁的小倉庫,長得像一個囊袋,掛在肝臟上。膽囊息肉是膽囊黏膜長了疙瘩樣的小瘤子,分為非腫瘤性息肉和腫瘤性息肉。
非腫瘤性息肉佔90%,基本不會癌變。65%的非腫瘤性息肉屬於膽固醇息肉,與飲食高度相關,高膽固醇飲食或有脂肪肝的患者特別容易得膽固醇息肉。
膽固醇息肉多在1釐米以內,以多發形態常見。對於1釐米以下的膽固醇息肉可以每半年到一年複查B超,觀察其大小、形態、數量的變化,無需手術。如果膽固醇息肉合併膽囊結石膽囊炎症,則建議手術切除。
剩下的10%為腫瘤性息肉,膽囊腺瘤佔大多數。患者符合以下幾個條件時,應該高度警惕息肉未來惡變、甚至已經惡變的可能:息肉單發;息肉觀察1年呈持續性增長;息肉大於1釐米;息肉基底廣蒂;中年女性有結石或膽囊炎症狀或存在膽囊癌家族史。
有惡變可能的息肉應及時手術,手術中會對切除的膽囊進行冰凍活檢,如果確認為膽囊癌侵犯肌層,則應該繼續進行擴大的膽囊癌根治術。
肝囊腫:5釐米以下基本無害,三種情況要手術
肝囊腫是在體檢中比較容易發現的肝良性疾病,最多見的是先天性肝囊腫,可分為單發性和多發性。大多數肝囊腫不生長、不惡變,對患者無威脅,即使囊腫破裂,流出的液體也對人體無害,而且肝囊腫很少會自發破裂。
因此,囊腫小於5釐米且無臨床症狀者無需處理,只需定期隨訪,每年做一到兩次B超即可。哪些肝囊腫需要手術呢?
1.巨大肝囊腫
當直徑超過10釐米時,可稱之為巨大肝囊腫,巨大肝囊腫容易引起食後飽脹、噁心、嘔吐、右上腹部隱痛不適等壓迫症狀,從而影響生活和工作,應進行治療。
2.囊腫繼發感染
當患者出現肝區疼痛、發燒、白細胞升高等表現,B超檢查提示有膿液,應及時進行治療。
3.囊腫繼發出血
當患者肝區劇烈疼痛酷似急腹症,如保守治療無效應進行手術治療。
肝血管瘤:大多數不用治療,3個月到半年複查一次
大家都認為肝血管瘤非常可怕,這都要怪肝血管瘤當中這個“瘤”字。實際上,肝內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激素水平的變化可能也是血管瘤的誘因之一。
影像學技術可以確診絕大多數的肝血管瘤,如肝臟核磁共振(MRI)、肝CT、肝臟彩超等。5釐米以下的肝血管瘤可認為是“小血管瘤”,5-10釐米的是“大血管瘤”,10釐米以上的可稱為“巨大血管瘤”。
一部分血管瘤會緩慢增大,但大部分血管瘤生長很慢。肝血管瘤基本不會惡變,也不會引起不適症狀,即使是巨大肝血管瘤也很少會破裂,日常生活只需避免過度勞累、劇烈運動,避免肝區受外力碰撞即可,不用過度緊張。
絕大多數肝海綿狀血管瘤不用治療,也不用服用藥物。對於臨床確診的典型血管瘤,一般每半年門診彩超複查即可。對於不典型的血管瘤,約3個月左右複查一次。如果患者血管瘤巨大,或有明顯的不適症狀,或與肝癌鑑別困難時,才需要治療。手術切除確切有效,是首選方法。
總體來說,對於體檢中發現的各類結節、息肉、囊腫等,建議大家既不必過於擔心,也不可掉以輕心,該隨訪還是要隨訪。尤其是患有形態不規則有細碎鈣化的甲狀腺結節、逐步增大的膽囊息肉等,這往往是惡變的證據,應及時就醫,請專業醫生制定具體治療方案。
(作者為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部胰腺外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