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生活越來越好,國民素質也越來越高。這與一系列的強有力措施分不開,“先富帶後富”,“九年義務教育”,“小康生活”等等,都是實質性改變我們生活的政策。
公元前前221年,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秦始皇首先統一了原來七國的貨幣和度量衡,開始推廣之後,效果十分顯著。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地同域、量同衡,全國都按照這樣統一的標準進行製造和交流,不僅極大地節約了時間成本,還為生產發展帶來了十分積極的影響。
建國以後,有一些東西還是依賴其他國家的援助。因為國情不同,地理環境不同,同樣的一套理論,別國用起來很適合,但放在我們自己身上卻並不那麼合適。這就像一雙鞋子穿在腳上,合不合適自己穿鞋的人才知道。
最初,我們的測繪座標系統引用的是前蘇聯的大地原點,從列寧格勒的普爾科夫天文臺起算,參考橢球是克拉索夫斯基橢球,將前蘇聯1942年建立的座標系統,逐級傳遞、引測到中國,建立起國家統一的“1954年北京座標系”。
在實際使用中,我們會發現這與中國的實際情況難以融合。當年紅軍之所以會走二萬五千里長徵,也是因為沒有結合具體國情而導致的錯誤指揮。在總結了前面的經驗教訓後,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決定建立自己的大地原點與大地座標體系。
勤勞勇敢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執行力很強,而且很有闖勁兒。在決定要做這件事情之後,很快就成立了專門的小組,國測第一大地測量隊首當其衝肩負起了這項重任。
“設計(勘選組)”在經過精心的策劃和縝密的計算之後,甄選出了幾個最適合的城市進行勘探。從1975年到1978年,這三年時間裡,專家們完成了大地原點的選址、建設和布測。
最終,有“中國的心臟”之稱的大地原點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北流村選定,這裡很快就矗立起了一個規模宏大的建築群,佔地5.9萬平方米,約58.2畝。中國的大地原點由中心標誌、儀器臺、主體建築、投影臺等四大部分組成。
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與之前的前蘇聯大地原點相比較,我們自己建立的大地原點才能為祖國發光發熱,無論是在經濟建設、國防建設,還是在社會發展等方面,大地原地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花了如此大的精力才建成的大地原地,自然要成為開放的科普基地。這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見證,更是一個國家尊嚴的象徵。
選址的時候就耗費了很大的時間和人力成本,最終坐落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北流村,距離西安市北約40千米,交通很便利。
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了旅遊地,開發時間為9:00—18:00,門票只需要10元錢。不得不承認,祖國的強大是用實際行動來證明給世人看的。
自從這樣一個宏大的建築群開始發揮其作用後,世界各國已經前來參觀學習了,比如美國、芬蘭、日本、德國等等,在看了中國特色的大地原地之後,都給出了十分高的評價,一直以來都是讚譽不斷。
這個小村莊看似不起眼,但它卻具有地質構造穩定,地下物質穩定,四面通透,沒有大的遮擋物,便於觀測,交通便利等優點。不得不佩服專家們的眼光很獨到,從這個小村莊與中國國土座標來看,它的確是在中央,很符合大地原地的要求。
更加神奇的是,大地原地所在地也是被古人看重的寶地。中國西漢時期長達1000多千米的超長基線就從此處經過,2000多年前測定的建築基線與現在專家們選的地址出奇的吻合。
這一古今測量史上的巧合,完全可以載入史冊了。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一件事情,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能人輩出,而且在古代就已經有很高的科學造詣了。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