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自從恆大暴雷以後,整個房地產市場就像過上了寒冬一樣,變得特別的蕭條,然後我們就看到了各種現象層出不窮,中介大幅裁員、業主頻頻斷供等等,緊接著就是買房子的人越來越少。面對這種情況之下,相關部門就開始採取一定的措施了,主要是考慮到房地產目前還是國內經濟的支柱,如果不去採取措施的話,那麼就很難靠房地產市場來帶動經濟了,這樣的話就由我們大家所看到的三大措施的推臺!
其中就包括降首付、降利率(各大中小銀行已經陸續執行了)、不限購(哈爾濱率先推出),這都是過去幾年都沒有過的政策,以前的時候都是為了讓大家不炒房子,然後不斷地把房貸利率提高,同時還推出了限購的政策,每個人只能買一套,但是現如今這些政策卻一齊出現了,目的就是為了鼓勵大家買房子,而面對突然那麼多利好,難道是銀行發慈悲了讓利於民?相信一定會有不太懂的人來問。
其實在筆者的理解中,這些措施很明顯是轉嫁風險,想透過這些措施來去庫存還是很難的,現在可不是金融危機那會兒這麼簡單,疫情是打垮這種模式的關鍵一擊,老美打壓將會是常態,內迴圈會是主角,被房價凍住的購買力是阻礙內迴圈啟動和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
除此以外,老百姓習慣的思維基本上都是買漲不買跌,現在的形勢擺在眼前,已經高得離譜也可以說高得讓人買不起,就算你們都在說的剛需也是望房興嘆,只能揮揮手說聲再見,所以就有大家目前看到的樓市依然死氣沉沉。
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未來到底要不要買房子了?
如果是剛需,那肯定要買的,這是沒得說的。如果家人孩子都在城市,打算在城市奮鬥個二三十年,那肯定也是要買的,不買有白給住的房子嗎?不買就得租,租金跟地方房價掛鉤,有給房東的租金,再少添點兒夠還房貸了,為什麼不自己買?起碼是自己的家?不用面對房東的漲房租,也不用房東哪天不租了,大包小包地到處奔波換房子。自己的家想怎麼住怎麼住,想怎麼裝修怎麼裝修。有壓力很正常,別說買房子了,活著本身就有壓力。想有所得,先有所付出,不是應該的嗎?如果說就在城市呆幾年,過渡一下,回頭回農村,那就別買了。
總之,房子雖然要有,但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做悲哀的房奴,一線城市裡,表面上有房有車的人,好多都是幾乎月光族供房供車、養老養小的,談不上太好的生活質量,為了孩子所謂的上好一點的學校,把自己大半輩子都變成生活的奴才,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