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白求恩、柯棣華…… 這裡有不少我們熟悉的名字,您又是否瞭解他們與中國的故事?
今天,跟隨《國家記憶》一起來了解。
埃德加·斯諾
他是記者
也是第一位在陝北紅色根據地採訪的外國記者
斯諾在陝北採訪的四個月中
以客觀公正的筆觸
把自己的見聞記錄下來
寫成《紅星照耀中國》一書
這本書把中國革命根據地的實況向世界公佈出來
受到國際社會極高評價
他的到來
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紅色外交大門
馬海德
他是第一位加入新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祖籍黎巴嫩
1910年出生在美國
與斯諾一同秘密來到延安
在陝北三個月的考察
使馬海德真正瞭解了中國共產黨
並認識到“只有這些人才能改變中國的現狀”
1936年9月斯諾完成採訪後
準備和馬海德一起離開
但馬海德卻決定留在陝北
繼續完成毛主席託付的事業
那就是憑自己之力
改善蘇區醫療條件、提高醫生素質
在國際醫學界
有著極高聲譽的拉斯克醫學獎
把榮譽頒發給了馬海德
表彰他對麻風病防治做出的巨大貢獻
他成為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中國人
麻風病防治
是新中國成立後
馬海德用30多年心血追求的新的事業
馬海德先生因病去世
“俯首甘為孺子牛”
馬海德大夫就像一頭
為中國人民努力耕耘
默默無聞的耕牛
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
都獻給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
白求恩
他是醫生
也是國際共產主義戰士
日軍挑起全面侵華戰爭
聽到這個訊息
白求恩無比憤慨
“我要去中國,
我覺得那裡最需要我,
那是我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
1938年1月
白求恩從寒冬的加拿大出發
穿越浩瀚的太平洋前往中國
最終在3月底到達了延安
戰火中
他救死扶傷
曾在69小時內完成115臺手術
他還熱情地為百姓治療
後來因手術中被細菌感染
轉為敗血症
1939年11月12日凌晨逝世
享年49歲
生命彌留之際
白求恩還惦記著工作
他寫道
“每年要買250磅奎寧和300磅鐵劑,
專為患瘧疾病者和極大多數貧血病患者(使用)。
千萬別再往保定、平、津一帶購買藥品,
因為那邊的價錢比滬、港貴兩倍……”。
他曾說
“這世界只要還有流血的傷口,
我的內心就不得安寧。”
柯棣華
他不是中國人
卻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他把最好的年華留給了中國
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在堅守
原名德瓦卡納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
1936年
柯棣華以優異的成績
畢業於孟買格蘭特醫學院
並準備考取英國皇家外科學會的會員
正是在這時
他得知了國大黨將要派遣援華醫療隊的訊息
在還沒有來得及通知家人的情況下
就向委員會提出了申請
他和其他四人組成了一支醫療隊
長途跋涉
最終在1940年8月17日
抵達了晉察冀抗日前線
河北省唐縣葛公村的白求恩學校
在數十天的救助工作中
染上了絛蟲病的柯棣華堅持參加火線救護
他率領的巡迴醫療組輾轉各地火線
搶救治療傷員800多名
醫療隊的在華期限結束時
柯棣華選擇留在中國
承擔起白求恩學校教員以及
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院長的職務
柯棣華因病與世長辭
這一年,他年僅32歲
在華期間
柯棣華憑藉一雙手
拯救了數以千計的生命
在抗日根據地最艱苦的歲月
他為邊區醫療條件的改善
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艾黎
1927年4月
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整個中國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的氛圍中
而就在這一年
30歲的紐西蘭人路易·艾黎遠渡重洋
來到上海
把人生的後60年全部獻給中國
路易·艾黎參加了
中國第一個國際性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
結識了宋慶齡、魯迅、馮雪峰等
一批中國進步人士
逐步和革命黨組織建立起聯絡
1937年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11月12日 上海淪陷
80萬工人失業
抗戰所需的工業物資被迫中斷
為幫助中國人民重新建立經濟基礎
他發起了工合運動
工合組織從69個發展到1590個
月產值達2400多萬元
既支援了抗戰
又打擊了日軍“以戰養戰,以華制華”的策略
被稱為抗戰的“經濟國防線”
1940年
路易·艾黎在陝西雙石鋪創辦了培黎學校
為工合運動培育後備力量
“中國給了我生活的目的”。
愛潑斯坦
伊斯雷爾·愛潑斯坦1915年生於波蘭
1917年隨父母來到中國
抗日戰爭時期
作為美國合眾社記者
愛潑斯坦奔赴南京、廣州
武漢和山東臺兒莊前線戰場等地採訪
他採訪過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
以親身見聞寫下《人民之戰》一書
講述中國人民的抗戰歷程
後來
他又相繼寫下
《中國未完成的革命》《中國勞工札記》
《西藏的變遷》等著作
向世界介紹中國革命以及中國社會
1957年
愛潑斯坦加入中國國籍
並於196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把自己的一生
都奉獻給了中國和摯愛的新聞事業
在回憶錄中
他這樣寫道:
“我愛中國、愛中國人民,
中國就是我的家,
是這種愛把我的工作和生活
同中國的命運聯絡在一起。”
來源:CCTV國家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