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
那些老街
曾經熱鬧,曾經顯赫
但逐漸沉寂
最終消失
晏公街口
在人民南路的東側,有一條曾經大名鼎鼎,但今天已沒有多少人記得的街道,叫晏公街。
晏公街以前也叫晏公廟街,因為明代在這裡有一座晏公廟而得名。晏公是出現於明朝的一個水神。明代郎瑛編撰的《七修類稿》說,晏公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有一次朱元璋乘船,風浪大作,船眼看要沉,忽然有一位穿紅袍的人把船推到江邊沙灘上。朱元璋問:“救我的人是誰?”天上傳來聲音說:“晏公也。”朱元璋坐天下後,準備維修江岸堤壩,但江中有鱷魚出沒,無法施工。後來有一位老漁翁從茫茫江中,盪舟而至,他教人以炙豬為餌,捕捉了鱷魚,從此果然河清海晏,工程得以開展。人們感激地請教漁翁姓名,漁翁說:“姓晏。”說畢倏忽不見。朱元璋知道後說:“這就是救我的人了!”乃封晏公為“神霄玉府晏公都督大元帥”,命官府建祠祭祀。
這個故事的另一個版本則說,晏公是海上的一怪物,時常興風作浪,令過往商船吃盡苦頭。人們紛紛祈求媽祖幫忙,收服怪物。媽祖到了東部大海,果然看見有一金冠繡袖、掀髯突睛的怪物,在海中騰拿搗亂。媽祖施展法術,而晏公則化身為龍,拼命頑抗。媽祖說:“此妖不除,風波不息。”最終以法術制服晏公,命他統領水闕仙班,護衛海上船民,後來晏公成為媽祖部下總管。
這黑麵神是晏公嗎?
別處的晏公廟
晏公街的晏公廟,大約興建於明代初年,歷代都有修葺,直到1978年才被完全拆毀。晏公街的老街坊,也許還能記得這廟的樣貌吧。
晏公街除了有晏公廟,原來還有一座觀音廟,又稱觀音閣,建於明隆慶六年(1572),現在當然也早已片瓦無存了。據清雍正《古今圖書整合•廣州府部》說,附近有兩座觀音閣,一座在狀元坊,一座在晏公廟。一度香火鼎盛,遠近聞名,但它的運氣比晏公廟差多了,早在清代嘉慶年間就已經廢圯不存。
不過,光是有晏公廟、觀音廟,並不足以使晏公街的大名如雷貫耳,因為廣州大大小小的神廟、佛寺、道觀,比比皆是,論名氣怎麼也輪不到晏公廟。真正令晏公街出名的,既不是觀音閣,也不是晏公廟,而是清代初年它曾經是南海縣衙的所在地。
明代的南海縣衙在今中山六路的舊南海縣街,清初兩王攻佔廣州後,官衙都在城外,城內一度成了駐紮軍隊的“馬槽軍灶”。順治年間的廣州府署,就設在高第街。而南海縣衙就在晏公街。
這個縣衙雖然帶有臨時性質,但建築規格卻一點也不馬虎。按雍正《古今圖書整合•廣州府部》引康熙十二年《廣州府志》,對縣衙建築的描述:
南海縣治設在晏公街前,為大門,為儀門,中為大堂,後為二堂。後衙三間。後衙右為西廳二堂,左為東廳大堂。東西二皂亭。大堂西房為內庫。儀門外,東為迎賓延益堂。又東為土地祠。儀門外,西為監房大堂,西直至北為各吏房舍。東亦為各吏房舍。內後衙三間,東廳一間。延益堂土地祠一間。俱系縣令陳萬言於康熙七年捐俸建立。
在縣衙四周,都是各種官府建築。戎糧廳在晏公街南海縣衙的東側。捕廳衙在南海縣衙後面的賢樂巷。儒學公署在南海縣衙東面。貯備糧米倉也在南海縣衙的東面。晏公街一帶,紅牆綠瓦,門槍林立,氣象森嚴。清初的珠江北岸,大約在今越秀兒童公園附近,南海縣衙座北向南,雄踞江介。站在縣衙大門口,縱目前望,浩浩大江,擁霧翻浪,鱗鴻杳絕。煙波萬頃,彷彿從衣襟之下洶湧而過,縣衙與海幢寺隔江遙遙相對,清初詩人沈用濟詩作《海幢寺觀大水西下》,有“鬱水西來萬壑奔,倒翻塔影蕩雲根;中間一束高腰峽,直放驚濤出海門”之句。這裡描寫的是從南往北望,其實站在晏公街上,從北往南望,所見景象何嘗不是如此?
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作亂的藩王都被削平了,天下安泰,朝廷下令文武各官入內城設立官署。但這時西門口一帶,盡成旗人聚居地,舊南海縣街的明朝南海縣衙署,也被旗人佔用了,不得已,只好在早亨坊另尋一座舊宅,改建為縣治,位置大約在今惠福西路惠福肉菜市場處。工程做了五個月,新衙門開張大吉,“庭肅無讒,牘清罔滯”。20世紀20年代初,早亨坊擴建為今惠福西路,舊南海縣衙門南部闢為馬路,縣衙建築便大部拆除了。
縣衙遷離晏公街後,這條街少了官府的殺氣,漸漸成為人煙稠密的民居,更以經營中草藥而聞名。這時的晏公街分為南北向和東西向兩段。南北向段從城牆腳連線狀元坊西端,西側為太平門(城門);東西向段則連線竹欄直街(即天成路南段)。
清代中期,晏公街內開了一間廣東武林會館,所謂“武林”,並非指武術,而是杭州的別稱,實際上是一間杭州會館。許多來廣東經商的杭州商人,都喜歡在這裡落腳。會館內還有戲臺,道光時舉人、官拜內閣中書的梁紹壬為戲臺題寫了一副對聯:
一闕荔枝香,聽玉笛吹來,遍傳南海;
雙聲楊柳曲,問金尊把處,憶否西湖?
這副對聯非常巧妙,荔枝是嶺南特產,而“荔枝香”是一個詞牌名;楊柳是西湖美景特徵之一,而“楊柳曲”是樂府《近代曲·楊柳枝》的別稱,亦稱“楊柳歌”“楊枝曲”。二者既為曲名,又為地方特產,而且帶出了舞臺樂曲,的確妙不可言。
晏公街不僅有杭州會館,還有一家閩漳會館,又稱漳州會館,坐落在東西向段晏公街的西段,是福建商人在廣州落腳聚集的地方。會館內還辦了一間清一國文乙種預備學校。
廣東總商會也設在晏公街內,位置大約在東西向段晏公街的中段。光緒三十一年(1905)創設,首任總理是頭品頂戴、候補四品京堂左宗藩,協理是曾任鐵路總公司總辦、中國通商銀行總辦的著名商人、二品頂戴鄭觀應,還有六名坐辦,五十名會董。總商會的架構,十分簡單,一目瞭然,在總理下面設協理,協理下面分設坐辦、文案、理事、調查、西律顧問、書記、翻譯、司賬。
鄭觀應
總商會並非“無掩雞籠”,可以自出自入,而是設有一定的門檻,有相當的經濟實力才能加入。商會發行股份,每股10元,以行或幫為單位認購,要認購100股,才能從行或幫中推舉一人入會。認購1000股,才能推舉第二個人入會,3000股推舉第三個人入會。每個行或幫入會人數,不得超過三人。用這樣的方法,避免某個行或幫坐大,操縱商會。
那麼,有多少商戶夠資格呢?民國成立時,政府對廣州入會的商號作了統計,有3500戶,若根據諮議局所稱,1909年廣州城內的商業店鋪為2.7524萬家的話,那麼,即有約13%的商戶,搭上了總商會這條大船。
廣東總商會宣稱,他們不參與政治,其目的十分單純,就是聯絡群情、開通民智、提倡激勵、興利除弊。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聯絡各個口岸,調查商情,抵制洋貨,挽回利權。在這一點上,總商會與朝廷的要求合拍了。香港《迴圈日報》評論:“總商會、九善堂、七十二行,此先聲奪人之名詞也。凡辦公事而欲號召同類,非此三者不為功。三者之中,尤以七十二行為聲勢最大。”這是因為七十二行商人數最多,覆蓋面最廣。
晚清時,廣州九大善堂之一惠行善堂也曾設在晏公街。當年廣州有著名的九大善堂:方便醫院、廣仁善堂、愛育善堂、廣濟醫院、惠行善堂、崇正善堂、潤身社善堂、述善善堂、明德善堂。惠行善堂成立於1900年,初設於濠畔街,後來遷往天平街,至1903年在晏公街購地建設院址。善堂的經費,最初由七十二行的熱心人士捐款贊助,後來也得到南北美洲和南洋各地華僑的踴躍捐款。歷屆主席,由各行推舉產生,朱文沛、馮彭齡、陳香鄰、黃載堂等,均擔任過主席。廣州商界許多重大事件、重大決策,都是在這裡發生的。
善堂設有門診,為貧民免費看病,冬天施衣施粥,夏天施茶。首設瘡瘍科,免費為搬運工等勞苦大眾治療傷、瘡等雜症。1944年,抗戰勝利前夕,廣州金融動盪、物資短缺、物價飛漲、黑市猖獗,穀米、生油、花生、糖類、麵粉、豆類、麩類,全面告急,物價的飛漲,並不限於糧食,火柴、棉紗、棉布、黃金、銅、鐵,乃至日常生活中,一切用錢做價值代表的東西,都被這股狂漲的風暴,席捲而去,甚至連丙等理髮店的剪髮價格,也像三級跳遠一樣,從3元跳到了5元,再跳到9元,民眾生活陷入極度困境。惠行善堂在9月發起施飯兩個月,每天施賑由400多人增至1000多人。1947年施米612.5公斤,施棉衣1700件,救活了無數貧民百姓。越秀區中醫雜病醫院的前身,就是惠行善堂。
到了民國時代,南北向段的晏公街改稱晏公北約。1919年拆西城牆,開闢太平南路(今人民南路),晏公北約被拆去,變成了今晏公街至狀元坊一段馬路的東側路面和人行道。東西向段的晏公街至今尚存。不過,已經是一條不太起眼的內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