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又稱月夕或團圓節,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最早叫仲秋。最早出現在《周禮》,之後被文人士大夫效仿並傳入民間。中秋之夜,他們呼朋喚友,美食美酒,對月抒懷,舞文弄墨,好不雅緻。
唐朝初年,中秋節成為固定節日,到明清時期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月圓象徵團圓,2006年中秋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所以,中秋賞月一直是中國人的傳統。
大才子杜甫、蘇軾、辛棄疾都曾寫過關於月亮的詩詞,因為創作背景不同,抒發的感懷完全不一樣。
- 杜甫心懷天下,《對月》深沉,如泣如訴
杜甫有《對月》詩:
《對月》:
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仳離放紅蕊,想象顰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
安史之亂前,杜甫把一家老小安置在麟州,所有生活重擔壓在妻子一人身上,他獨自返回在長安。安史之亂中,杜甫被俘,被困長安,這首詩就是作於這個時期。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本應在頷聯和頸聯對仗,但是杜甫在首聯就用對仗的格式。而頷聯沒有用,這就是“偷春格”。這樣的謀篇打破常規,令人耳目一新。
家人在麟州,自己被困,無以為家,所以說“無家”,因為無家,所以有淚。獨自賞月,淚光閃閃,滿心思念湧上心頭。
頷聯說如果砍去月亮上的桂花樹,月亮的光輝就會更多。
頸聯中“仳離”是分離之意。“顰”是蹙眉之意。“青蛾”指妻子。意思是我和家人分隔兩地,月亮還那麼光芒萬丈,妻子此時一定皺著眉頭,也在望月傷心。
尾聯說牛郎織女也隔著銀河,分居兩地,見一次面還要過一次河。
杜甫心懷一下,以《對月》深沉表達憂國之思,如泣如訴。
杜甫與妻子楊氏婚後非常恩愛,他在很多詩詞作品中都寫到了妻子。例如這段時期寫的《月夜》中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寫出了對妻子深沉的思念。
杜甫自幼受的是儒家正統教育,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安史之亂後,舉家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經歷了國家深重的苦難,體會到了為了民間百姓疾苦,有了更加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所以才寫出了三吏三別這樣偉大的作品。
- 蘇軾《水調歌頭》,以飄逸灑脫的文筆飛揚情志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幾乎家喻戶曉。這首詞創作於熙寧九年,即1076年。蘇軾曾在熙寧四年的秋天離開京都汴梁到杭州任通判。熙寧九年的秋天離開杭州赴密州上任。
寫作這首詞的時候,輾轉在外已經有五年之久。他的很多政治革新的主張不被採納,政治理想沒有實現。加上他的弟弟自由。當時在齊州赴任,兄弟二人五年沒有見面,所以寫了這首賞月抒懷的詞,寄給弟弟子由,表達思念之情。
上片由賞月引發奇思遐想。借一杯酒,來到天上。月宮高處嚴寒難耐,作為凡人不能適應。最終還要回到塵世,定位於人間。據說宋神宗讀到“高處不勝寒”一句,認為蘇軾“終是愛君”。
下片寫月出之後月影的移動。由一句“何事長向別時圓”展開議論。人不能常相聚,月也不能天天圓,自古皆是如此。作者以詞排解心情,抒發感慨。
月圓月缺是人類難以改變的。所以最後發表了祝福感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希望弟弟子由平安幸福安康。這些詩情畫意的用詞造句,憑藉蘇軾賦予哲理的語言滲透出了他浪漫主義的豪情,飄逸瀟灑,飛揚情志,蘇詞之風中的清逸脫塵,曠達豪放破空而來。
清代陳世昆認為蘇詞:“落筆高超,飄飄有凌雲之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也認為“格高千古。”
- 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呂叔潛:作者辛棄疾的好友,名大虯,婺州人。尚書右丞呂好問的孫子,著名學者呂祖謙的從叔父。作者南歸後,呂叔潛寓居鎮江,二人有過交集。
上片借神話故事表達自己的理想。明月姣姣,溢彩流光,就像磨的特別光滑飛鏡,銀色的月光灑遍人間,月光如縷縷白髮。詞人舉酒問嫦娥,為何人間有如此多的憂愁,讓人白髮如雪?
這其實在說自己仕途不順,雖然心懷抗金救國的使命,但朝廷軟弱,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
下片寫自己的抱負。他要在這個月夜,乘長風去月亮上去,勇敢的砍掉月樹,讓月亮更加光輝徹照。這和杜甫“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的理想如出一轍。
文人雅士之間,以詩詞互相唱和是常事,只要不過多涉及時政,多一些風花雪月,少一些時局議論,禮貌周到就好。
畢竟對於世態之局,觀點未必相同,如果過於直抒胸臆,很可能成為對方構陷的把柄。比如孟浩然與友人小聚,把盞之際,寫了首詩,詩中有一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剛寫完,皇帝來了,讀完詩氣呼呼拂袖而去,孟浩然從此再沒機會與宦途結緣。
然而辛棄疾生性疏狂耿直,詞品如人品,他的詩詞大抵就是心裡想什麼就寫出來,絲毫不會遮遮掩掩。這首《太常引》,是他在建康時,一箇中秋之夜,和好友呂叔潛邀約賞月,藉著酒興,一吐心曲。
辛棄疾借月光的流白來映襯人間的憂愁,詞風奇詭並渾然天成。
面對國破人亡,辛棄疾希望自己做吳剛,日夜不停砍伐桂樹,但是桂樹砍了又癒合,再砍再癒合,永遠砍不倒。這裡面的桂樹,不是外敵,暗指南宋朝廷苟且偏安。辛棄疾即便寧折不彎,百折不撓的精神,憑他一己之力,也難於上天。
辛棄疾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是他心懷天下,義之所在,也是堅決主張抗金衛國的政治立場,結尾一句“清光更多”,用一個“仄”聲字“更”,表達了自己的決心,形成一個振盪人心的結尾。
然而,這“清光更多”的理想還沒有實現,一身肝膽的辛棄疾大呼三聲“殺賊”就故去了。
明月在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團圓之意。願每一箇中秋,圓月朗照,家國安康。願每一個人心中有明月,眼中有山水,願中秋夜,花好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