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小二述哲文
幾千年來,華夏子孫奉孔子為“至聖先師”,人們對孔子的尊敬和推崇,是有原因的,記錄孔子思想的《論語》一書中,不僅有孔子在哲學層面對人生、宇宙的探討,也記錄了孔子看人識人辨人的超脫智慧。
和我們想當然中的不一樣,說話好聽、人人誇讚的人,孔子反而會送他兩個字“鄉愿”,還會恨恨地罵上一句“德之賊”;相反,木訥,反而在孔子眼裡是“仁”的一種品質,亦是有修養之人常常表現出來的外在氣質,這是為何?
簡單來說,孔子之“訥”是仁者之訥,他們往往謙遜、豁達,而八面玲瓏的鄉愿,則是無原則、和稀泥的“老好人”,這樣的人容易混淆視聽,需遠離。
1、孔子:得警惕“老好人”
我們身邊不乏存在這樣一類人,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價值觀,他們都沒有攻擊性,反而說話很好聽,似乎他和誰都起不了衝突,屬於公認的“老好人”。
但是就是這樣的“老好人”,孔子卻給下了定義,即“鄉愿”,還說是“德之賊”。
這是為什麼?其實其中原因還是比較好理解的。
雖然這個世界很多事情不可非黑即白,但是,在許多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我們必須有明確的“立場”和“觀點”。
有些“觀點”和“立場”不亮明,就會相當“害人”。
舉個例子,所謂“鄉愿”這類老好人,他們可能不會因為別人集中欺負一個人,自己也去欺負,但是老好人面對他人承受地不公時,基本上都會會選擇“沉默”,甚至是“默許”,原因無他,因為大家都這麼幹,他便是隨大流,誰都不得罪,即便被欺負的人可能因此“萬劫不復”。
其實,孔子所厭惡的鄉愿,就是沒有社會責任感的“典型”,他們更在乎自己如何過得比較“舒坦”,不在乎他人處境,更不在乎所謂社會秩序,這是一種極端自私的體現,不是一個合格的“社會人”,而以克己復禮為己任,併為此奔走一生的孔子會如此討厭這類人,便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2、心中懷“仁”的人,反而看起來有些“木訥”
巧言的鄉愿、老好人在孔子心裡是必須遠離的“德之賊”,那什麼樣的人是心中懷仁、素養高的君子呢?孔子也有他的答案。
《論語》中,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仁”。
也就是說“木訥”,是心中懷仁之君子的特點,但是君子絕對不是完全“木”且“訥”的人,與此同時,他還“剛”且“毅”。
所謂的“木”和“訥”,大抵是說君子在面對名利誘惑的時候沒什麼反應,因為不感興趣,而“訥”則更多體現在君子的謙遜上。因為心胸豁達、謙遜,明白自己一言一行不是做給誰看的,也不是為了和誰進行比較,而是為了能力的提升和心性修養,於此,在與旁人炫耀、攀比,或者說誇誇其談上,仁義之人往往就顯得比較“低調”,甚至還有些“木訥”。
而真正心中懷仁的君子,絕對不會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和事佬,他們勇於承擔他們各種社會角色下應盡的義務,那麼他們就會有自己的立場。但相應的,有立場,就會有爭端,所以,在君子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氣節與堅持,也能看到他們木訥謙遜的一面。
3、寫在最後:好聽的話不一定是忠言,人人都誇的人不一定值得深交
自古以來,因為萬物生而利己的特質,我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總是趨於選擇可以愉悅我們的存在,比如,我們喜歡聽好聽的話,逆耳的忠言即便再用心良苦,我們也很難安耐住逆反心理。
同時,在交朋友方面,我們可能更傾向於和什麼都順著自己的人相處,但是,如果遇到一個人什麼都順著我們,大抵是兩種情況,一種便是太愛我們了,一種則是深沉的恨。
但是無論出發點是“愛”還是“恨”,最終都會指向“捧殺”二字。
所以如果你的身邊有說話不好聽,但是總能一語中的、點出你致命缺點的人,請好好珍惜他,他才是那個真正為你操心的人,如果你身邊的那個人什麼都說好,那你就要好好考慮一下你們的關係和自己性格養成趨勢,畢竟千年以前孔子就告訴我們,好聽的話不一定是忠言,人人都誇的人不一定值得深交。
【本文為顏小二述哲文原創且獨家釋出,搬運、抄襲等任何侵權行為,發現必究】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路,部分素材來自網路,侵刪(兩週內),喜歡請點贊收藏哦。想持續瞭解更多蘊含哲理的國學知識,想持續從各類文化,如影視、文學作品、歷史中體察更多人性的高尚與悲俗,可關注@顏小二述哲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