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政府都想多收點稅,每個企業都想少交點稅。
各國稅率不同,但恰好有些小國家,為了本國GDP,想方設法招商引資,奈何自己要市場沒市場,要勞動力沒勞動力,只能透過不斷降低稅率來吸引跨國企業,成為避稅天堂。
比如人盡皆知的開曼群島。
相信你聽過避稅天堂,但是避稅天堂是怎麼運作的,你知道嗎?
舉個例子。
你們全家一起賣鞋子。
你本人坐鎮中國賣鞋子,成立中國公司。
你女兒在美國賣鞋子,成立美國公司。
你兒子在開曼賣鞋子,成立開曼公司。
你的兒女全聽你的,你的中國公司對美國公司和開曼公司擁有100%股權。
說完股權結構,再談怎麼交稅?
註冊地在哪,就在哪交稅,控股被控股,跟稅無關。
你的中國公司在中國交稅,
女兒的美國公司在美國交稅,
兒子的開曼公司在開曼交稅。
兒子和女兒賺的錢,在境外交稅。
畢竟你100%控股,兒女賺的錢最終都會匯給你中國公司(分紅)。
你收到境外利潤,要在中國補稅,不過可以抵免掉境外已經交過的那部分。
知道怎麼交稅,才能談怎麼避稅?
三國稅率高低不同。
女兒美國那稅率最高,兒子開曼那最低。
於是你和女兒都說,我們的鞋子都是兒子那賣的,都要在開曼交稅。中國和美國又不傻,騙個鬼啊!
所以你琢磨著,怎麼讓鞋子看起來真的是從開曼賣出去?
於是你決定產業轉型,重整股權結構。
你的中國公司轉型成生產企業,負責生產。
女兒美國公司轉型成研發企業,負責研發。
兒子開曼公司轉型成銷售企業,負責銷售。
同時改由兒子的開曼公司100%控股中國公司和美國公司。
這樣,最後利潤分紅到了開曼的公司,不用交稅啦。
更重要的是,可以轉移定價了。
鞋子賣100元,研發成本10元,生產成本10元,銷售成本10元。最後利潤是70元。
如何讓利潤最大化不交稅?
當然是美國公司和中國公司沒利潤,全球就都不用交稅!
這就是轉移定價避稅大法,把利潤轉移到了低稅率國家的公司。
這時候美國和中國肯定跳腳,罵你喪心病狂,一毛不拔!
你馬上意識到自己錯了,馬上進行新一輪的轉移定價。
這下美國和中國也都交上稅了。
正想要喘口氣,沒曾想稅務又找你聊天了。
你賣鞋子,別人也賣鞋子,為什麼你的進價、成本、售價與行業平均值差距那麼大呢?
經查你們都是兄弟公司,妥妥關聯交易,還沒有合理理由。
你很快收到一個稅務通知“以避稅為主要目的的不合理定價”,翻譯過來:親兄弟沒有明算賬,坐等罰款吧。
你嚇尿了,趕緊找了個江湖高手給你支支招,人家說:
稅務之所以找上你,是因為你跟行業平均值差距太大,如果沒有參照物,不就沒法比對了嘛。
於是精明的你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產業轉型。
這一輪你老老實實按正常同行業的各種成本、進價、售價買賣鞋子。
那不避稅了嗎?
不是還有開曼研發中心嘛。
開曼公司研發了一個超炫酷鞋款特許生產專利權,每年向中國公司收取專利費100億。
同時,還研發了一個銷售管理軟體系統,每年向美國公司收取使用費100億。
這下子,所有的利潤就又跑到開曼公司了。
你說你們研發的超炫酷鞋款,是獨家設計,行業領先,不能拿去跟路邊攤的對比。
你們的銷售管理系統是獨立研發的,超級好用,效率賊高,別的垃圾軟體也跟你們的沒法比。
稅務雖然覺得你這次更喪心病狂了,但竟也無言以對。
這還只是避稅套路的冰山一角,一般大公司都會有一個專門的稅務部門來研究如何避稅的。
過去不管各國政府怎麼打擊,都是各自為陣的,不存在一個聯盟,來聯合打擊避稅。
直到去年疫情後,各國都缺錢了,開始逐步達成共識:全球15%的最低企業稅,這項共識目前在全世界推行。
未來不管你公司在哪個國家,都必須按最低15%來交稅。
舉例,如果開曼群島依然實施0稅率,一家總部在美國的企業即便是跑去開曼群島,它還是要向美國政府繳納15%的稅。
如果這家企業選擇到稅率為12.5%的愛爾蘭繳稅,它就需要向美國繳納剩餘的2.5%。
也就是說,一旦全球統一對企業採用15%的最低稅率,避稅天堂將不復存在。
那麼,註冊地在避稅天堂的跨國企業們要開始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