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帥是一位連續創業者。
第一次創業,周帥找了2個前同事一起創業,周帥佔股30%,2個同事各佔15%,剩下的40%,周帥找了40位大學教授,每人1%的乾股,由周帥代持。周帥的初衷,是打算整合40位大學教授的知識和人脈,在高科技領域一顯身手。周帥很快找到了天使投資,然後大家各自稀釋一部分股份。但是好景不長,原本寄予厚望的大學教授興趣泛泛,1%的乾股好像對每個人的吸引力都不大;2個合夥人也開始提出各自的戰略和規劃,大家爭執不下。這次創業,僅僅堅持了不到一年,就徹底散夥。
第二次創業,周帥吸取教訓,只找了1個合夥人,提前找到了投資人。投資人佔股20%,合夥人30%,周帥50%。這次投資人不僅直接投錢,還參與到創業公司的具體戰略和執行中來,周帥開始還覺得投資人有很豐富的經驗和優越的人脈,期待滿滿。但是,後面合夥人和投資人聯合起來,對周帥的戰略方向發出強烈的挑戰,雙方內部衝突厲害。當公司成立骨幹員工期權池的時候(各人股份都進行稀釋),投資人+合夥人+期權員工三方聯手,直接將周帥給趕出了公司!周帥聘請律師,打了大半年的官司,最後是投資人一方花了數百萬全資購買了周帥的股份。周帥是落得了一筆實惠,但是公司卻從此與他無關了。
第三次創業,周帥選擇了醫療養老領域創業。這次創業,周帥重新找了1個投資人,並且明確告知:只投資佔乾股,不參與公司具體經營。周帥自己也拿出一部分現金投入到創業公司,然後周帥佔股80%(其中20%預留給後面的合夥人),投資人佔股20%。周帥先找了一些普通員工開展業務,就是正常發工資無期權的員工;然後在公司發展過程中,陸續招募了3位合夥人,給予了一部分期權;又在後續發展中,逐步完善骨幹員工期權池。周帥覺得這次的創業心情最舒服,沒有前兩次創業中的合夥人爭吵、內訌,所有的決定自己把握,創業團隊越來越有戰鬥力,且都圍繞著自己這個核心,周帥的公司很快也贏得了A輪融資,B輪盡調也在跟進中!
未來10年,類似周帥這樣的“老闆式”、“獨裁式”或者是“集權式”創業公司會越來越流行,而前些年非常時髦的合夥人模式創業公司會進行短期回撥。
這是一種大的趨勢,創業週期的體現!
1、 老闆承擔一切,老闆搞定一切。每個創業公司,只有老闆是唯一,也只有老闆是唯一一個把身家性命都投入到創業中去的人!
2、 合夥人(除了老闆、大股東以外)不是老闆,也承擔不起老闆的職責和風險!如果合夥人與老闆的股份差異很小,那麼每個合夥人都會把自己當成“老闆”來看待,那麼公司就很容易爭吵不休、內耗不止!而且,大部分合夥人也不會把公司“視為自己的孩子”,不會全力去拼搏!
3、 從大環境來說,不管是全球疫情衝擊、全球經濟貿易戰,還是國內加強“共同富裕”,反壟斷、加強資訊保安、嚴厲監管“賺快錢”行為,都說明流行10多年的網際網路燒錢、賺錢模式已經大幅回撥,與之對應的就是合夥人模式的創業公司也會進行回撥。
隨著新的創業週期到來,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必然會選擇“老闆式”的創業,這是未來10年的一個大勢!
北大本科畢業,20多年創業管理營銷,國企外企民企上市公司經歷,2家創業公司聯合創始人,主做富二代創業諮詢、中青年創業諮詢。
原創作品,原創作品,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頭條號出處,感謝關注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