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釣門深似海,從此妻兒是路人,隔壁老王家中坐,喜從天降又為何?”,垂釣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前人總結積累了豐富的垂釣經驗,一直讓人痴迷,樂在其中。
我家就在黃泥江邊,一條小河蜿蜒而下匯入資水,小時候夏天就在河裡游泳嬉鬧,經常腰上繫個小竹簍,手裡拿個自做的三角竹筐抄網,在河裡翻石頭,經常驚喜不斷。有黃辣丁、蝦、沙鰍、爬地虎、螃蟹等多種可網捕魚類,有鯉魚、草魚、鯽魚、白條等垂釣性魚類。
我童年的樂趣就是在這條小河裡一玩就是一天。
一天放學後又準備去河裡游泳,來到洗衣服洗菜的碼頭上,一個老爺爺拿著一根竹子,經常輕輕一提一放,不時就有一條白條上鉤。
由於是流水,河水清澈見底,能看見白條一群群在遊動,提竿從上游放下,慢慢順水漂流,到一定時候再提竿重拋,一次一次重複著這個動作,偶爾間輕拉一下。
老爺爺告訴我,一根竹竿一根線,鵝毛、泡沫、稻草或高粱杆做漂,一個鉤就可以了,鉤上掛的是蛆,臨出釣時腰上系一個小竹筒,裡面放的幹河沙,蛆洗乾淨後放竹筒裡養著,邊沿河岸走邊下鉤。
直到我九歲的時候去我舅舅家玩,舅媽告訴我舅舅釣魚去了,我就想起了老爺爺,來到舅舅釣魚的地方,只見地上插了五根竹竿,每根竹竿上有一個小竹輪,竹竿放在一個圓柱型鐵管裡,下端插入土裡。
難怪舅舅家有吃不完的魚。
我舅舅不僅會釣魚做魚竿,還會抓黃鱔泥鰍,還打獵。
後來就纏著舅舅教釣魚,慢慢的找到了一點感覺。
小學快畢業放假時去舅舅家,剛好舅舅準備去釣魚,要我拿著柴刀走,我就好奇釣魚帶柴刀幹嘛。
到了地方後,舅舅砍了些樹杈找個不怎麼流水的地方,把樹杈往小河裡一丟,在岸上做了記號,然後拿出一把米丟在樹杈處,又丟入一些紅薯塊,有生的也有煮熟的。
然後就走了,來到一個拐彎處,擺好竹竿陣,就坐在那靜等上魚了。我問問舅舅剛才丟樹杈是幹嘛,舅舅說做魚窩,找個不怎麼流水的地方,可以打木樁也可以是樹杈,再丟點吃的,岸上要有標記,記住在哪裡有多遠,喂窩一天兩次,然後隔三差五就可以了。魚身上有寄生蟲經常要蹭癢,慢慢的就會形成魚窩。
那時候釣魚少,主要是下河翻石頭,後來又和舅舅學會了水田怎麼抓泥鰍黃鱔。
真正釣魚還是十年前的事,回家後還特意在河裡做了魚窩,打了個三角木樁,又丟了些樹杈,由於水裡有絲草,我丟的是煮熟的紅薯和玉米,還有買的酒米。那裡是我的專用釣位,水深差不多兩米,我不在別人在釣,我一去別人就會挪位,這是人盡皆知的事。
雖然我舅舅走了有四年了,家裡的兩根古董竹竿還在,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了,特意去舅舅家拿的,收藏得好好的。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由於人在廣東,沒有配圖,大家將就看一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