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網訊(全媒體記者 丁敬清)秋分時節,晝夜溫差加大,一方面要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添衣加被,一方面還要依個人身體狀況,開始耐寒鍛鍊,即民間所說的“春捂秋凍”。季節更替,氣候變化迅速,秋天也被稱為“多事之秋”,要“補夏季虧損,儲冬季所需”,才能讓自己健康過冬,做好秋分養生“六個一”,降低生病機率。
一盆泡腳水 防寒護腎
寒氣一般都是從腳底侵入。熱水泡腳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緩解疲勞的作用。一般40攝氏度左右的水溫即可。
也可加入一些中草藥,具有溫經作用的有:透骨草、川椒、乾薑、桂枝;有活血通脈功效的有:紅花、當歸、雞血藤、艾葉。不同功效的中草藥可搭配使用,一般來說,每種選用10克即可。
一件背心 護腰暖腹
對於老人和孩子,或者有胃病、宮寒的女性來說,秋季不妨貼身穿一件背心,出門的時候可以穿一件坎肩或者馬甲,護住腰腹部。
一個動作 調髒通腑
每晚睡前可以將雙手搓熱,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36次,揉臟腑則氣血經絡皆動,髒調腑通諸病消。
一杯六汁飲 緩解燥咳
入秋空氣乾燥,秋風更涼,易出現咳嗽,嗓子幹癢等症狀。若面板乾燥、陰虛燥咳,可以榨點“六汁飲”喝。
取雪梨1個(去核),鮮藕、荸薺、白蘿蔔、甘蔗、鮮百合各30克,榨汁後混勻食用,每次喝30毫升,每天2~3次。但是如果是受涼咳嗽,應多吃山藥、冬棗、蓮子等食物。
一碗棗仁粥 調整睡眠
隨著秋燥愈加明顯,加上萬物的蕭肅凋零,人就容易出現失眠或睡眠質量下降的情況,所以秋分時節最重要的養生功課就是調整睡眠,推薦一個好睡安眠方。
用搗碎的酸棗仁和小米一起熬成粥,或者直接把酸棗仁用攪拌機打成粉,睡前用開水沖服。喜歡吃甜食的話,還可以加入少量的蜂蜜。
酸棗仁性平、味甘酸,有寧心安神、養肝的作用,專治心脾兩虛、肝火旺盛、陰血不足導致的虛煩不眠、驚悸怔忡等症,被稱為“安神助眠果”。睡前喝上一碗,連著喝上一段時間,就能幫您提高睡眠質量。
一碗羊肉湯 溫補活血
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有活血養血的功效,是中醫常用的補血藥,生薑能把身體裡多餘的溼寒除掉。羊肉性質溼熱,可溫中補虛。
取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把羊肉熬爛,放紅糖,再稍燉下即成。
秋分時節天高氣爽,正適合登山運動。登山有益於身心健康,可增強體質,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神經系統的靈敏性。此外,山林地帶空氣清新,大氣中的浮塵與汙染物比平地少,負氧離子含量高,對身心健康大有益處。
【來源:奉節網】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