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滴滴出行由於牽涉相關問題,而被要求下架,然後接受國家7部委的聯合調查,儘管最終結果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就其一些敏感資料,一些違規收集個人資訊的做法,確實是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的,這可能是國家基於各方面的考慮進行的相關調查和規定,反觀我們個人,其實,在離不開網路的今天,也存在著大量的資料安全問題。
筆者沒有調查過,現在手機使用最多的APP是哪個,又是如何使用,但大家應該都知道,註冊APP必然是會把你的一些基礎資料上交給平臺,或是所謂的後臺,就拿我們使用最多的交通卡來說,現在有很多的人乘坐交通工具,基本上都是用手機刷卡,那麼,你的每天的來回行程,你的家住在大致哪裡等等,又或是你的日常出行等等資料,完全是被平臺掌握的。
再看看我們日常的手機支付,現在最多的應該就是微信和支付寶支付吧,無論是網購,還是日常在外面的吃飯,買東西等等,那麼你的消費習慣,消費能力,消費行為等等,都會被有所記錄,從而進行分析,或者直白點說就是會被研究,如果可以的話,也許可能會被利用。
筆者不知道銀行與這些網路平臺啥的有什麼連線麼,因為對於銀行來說,一個重要的個人資料就是你的存款和貸款,當然也自然會有著因為貸款而帶來的房產資訊等等,如果,這些也被那些平臺知道的話,自然又會誕生出許多的所謂大資料算出來的模式,行為等等。
當然,你說這些資料對於個人來說,可能也沒什麼價值,又不能賣錢,又不能咋的,可是,說實話,非主觀的,非個人意願地被其他人,公司,或者這裡所說的平臺,網際網路企業獲得,其他人我無法揣測,可作為本人來說,是不願意的,也許你可以說沒有什麼風險,又沒給你帶來什麼損失,可有的時候,真的是因為技術,資訊的不對稱,往往會導致你在不經意間就會受到損失,受到危害。
最簡單的大資料殺熟,或是又可以叫大資料殺富(這也未必是真富),就是一個典型的利用所掌握的資料,所分析的結果而產生的一個不合理的,不應該的,有可能還是違法的行為或是現象,可對於這樣的行為,我們個人其實基本上無能為力,要麼你選擇,要麼你不選擇,有的時候,也幾乎無法選擇(這個涉及到一些壟斷的平臺,壟斷的APP等情況)
這還僅僅是筆者這樣一個不是網際網路行業中的,資訊閉塞的普通百姓所能想到的一些個人資料問題,那些大公司,大平臺,他們其實有更多方法,更多渠道,或者說更多地機會來獲得個人資料,來使用個人資料,來為他們牟利。
現在網際網路這麼發達,幾乎各項生活都離不開網際網路,離不開手機等等,自然就提供了這些個人資料的流失,個人資料洩露的渠道和視窗,我們彷彿白紙一樣,又彷彿皇帝的新衣一樣裸露在網際網路的各個APP當中,想起來,還真的是有點害羞而又害怕的哦。
筆者不知道,個人資料是否能明碼標價,是否有其價值和所謂的流通,共享等等,但如果你,平臺,APP要透過這些資料進行分析,進行所謂的大資料,並從而產生利益的話,那是否應該支付給這個資料的所有者一部分利益呢,哪怕不支付,也應該讓資料的所有者享有願不願意給你使用的選擇吧。
也許,可能想得有點多了,也許既然你的資料不產生價值,我拿過來進行分析,研究,從而產生價值,那是我的本事,為什麼要支付費用呢,這裡又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這些資料,這些因為個人而產生的資料,其歸屬性,支配性等等的問題,這個說起來可能就更復雜了,有時間,筆者再好好想想吧。
最後,資料這東西,其本身不帶任何屬性,或者說偏向性,可如果使用的人,組織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就拿本文最初所說的滴滴資料,滴滴事件,其後臺數據是為了出行等等的各項功能的達成,方便,可是一旦這些資料落入美國手裡,那性質就完全兩樣了,資料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使用資料人,組織,平臺等等。
講了這麼多,其實還是無能為力,對於這種個人資料的問題,目前幾乎沒有人會關注,會去多想一下其危害,其影響,纂寫本文,也只是一種擔憂,更多的可能是喚起大家的思考,來考慮下是非黑白,資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