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昨天晚上睡覺前,品史君看到這樣一個數據:中國80%已婚人士渴望獨居生活。最初我還是很好奇,有了另一半,兩個人同居生活難道不香嗎?後來評論區最高贊這樣表述:獨居的妙處就在於不必沒話找話、強顏歡笑,我可以對自己苛刻、寬容、生硬或溫柔,十分快樂。
諸位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腦補,每一個細小的環節都讓你開始自主地思考自己想要什麼?能做些什麼?以及可以做到什麼?每天晚上回到自己的小窩,感覺自己一個人還是有著落的,週末可以賴在家裡噹噹廢柴,感覺生活的主動權回到了自己手裡,這樣的生活誰不喜歡呢?
中華民族存在了上千年,傳統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比如家,人類自古便是群居動物,雙方不僅僅是血脈的傳承,更重要的是彼此角色之間的轉化。雙方互相依賴陪伴,彼此創造著更美好的明天。這樣一來,傳統文化和現在的模式是否產生了衝突?
獨居生活
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歐美國家,近些年才慢慢傳入中國。其實大多數年輕人都知道,只不過不願意提起。前段時間在綜藝節目《圓桌派》中說到了這個話題,教授竇文濤則對其做了相應的點評。舉目無親的孤獨感,這是不是該被摒棄?伴侶之間的親切感,是否又該被寄託?
竇文濤認為這個資料還會上升,因為伴侶之間的良好感情是建立在彼此聯絡的基礎上。即便如今通訊方式都發生了改變,有幾個人能做到每天叨嘴磨牙?雙方回到家忙完各自的事情,看會兒手機就睡覺。但生長環境的不同,性格的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三觀,衝突則會更多。
雙方在戀愛的時候就是彼此最好的一面,各種的謙讓容忍;接下來的生活則開始不斷爭吵,甚至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互相之間更多的是反感,如何跳出這個感情的缺口讓雙方都平靜下來,分房則成為了關鍵。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異地則成為了最好的答案。
潮流持續
隨著時代的發展,加上浮躁的社會物慾縱橫,人類的追求會越來越高。如果你是婚姻生活當中的一者,你會不會習慣於這種柴米油鹽的日子?你不會。如果在孩子出生後,那誰來教育這個孩子?誰該為事業做出較大的犧牲?在磨合不成的情況下,獨居又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有人認為分居是雙方感情破裂的前兆,在筆者看來,分居或許是增進夫妻感情的有效方法之一。短影片領域如此發達,這樣的採訪我們並不少見,大多數人都認為獨居生活顯然是比共同生活更快樂的。雙方在少了不必要的接觸後,互相尊重互相敬重,這是不是一件好事?
中秋小長假的時候就聽一個朋友提起,說雙方經常會因為分配家務問題吵架。自己的伴侶認為女性的職責便在於相夫教子,這樣一來許多家務活就落到他身上,比如刷碗拖地。自己工作上比較繁忙,很容易因為一句話大動干戈。如果是獨居生活,點外賣還會有這種煩惱嗎?
品史君說
說了這麼多還是一句話,嚮往獨立生活人數的比例必然會提高。想要改變這樣的現狀,只有不斷地努力,這樣一來才會讓自己能夠有繼續生活的資格,畢竟兩個人要在一起一輩子。
當然,獨處是生活的主色調,但並不會拒絕偶遇的善良與真誠。如果不用把時間浪費在精力、情感、無謂的人際關係上、且有同居條件的話,你會不會選擇成為其中一者?
我是品史君,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