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步之前,你究竟需要知道哪些跑步資料呢?
首先是關心心率,它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MAF訓練法是一種需根據自己心率進行跑速調整的方法,適合大多數跑者。下面具體介紹一下MAF訓練法:
計算自己訓練的最大心率:
1.首先180減去年齡,然後根據健康情況調整結果。
2.如果有嚴重疾病(指的是影響運動的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或剛康復(剛病好或剛出院)減10。
3.如果你是沒鍛鍊過或只是斷斷續續鍛鍊過的初學者(近兩年內),或者每年感冒有超過兩次的,或有過敏症的,減5。
4.如果你是持續兩年以上每週鍛鍊最少4次,運動中沒受傷,並無上面2點問題的,加5。
假設,一個30歲的人,沒有2跟4的情況存在,屬於初學者符合3的情況,那就是180-30-5=145,那145就是你使用MAF訓練時的最大心率。
當你瞭解了最大心率計算時,就可以根據上表的資料,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做到科學有效的運動。
其次,想必跑者都想讓自己跑出飛一般的速度。那麼,我們就該透過一個簡單的公式,跑步速度=步頻X步幅。明白怎麼才能提高我們的跑步速度。所以,下面小編就給跑者介紹一下什麼是步頻和步幅?
其次是步頻。所謂步頻是指走路或者跑步時,每分鐘腳步落地的次數。
例如:在 1 分鐘內,左右腳共踏出 150 步,那麼你的步頻就是 150次/分鐘,如果左右腳共踏出 180 步,那麼步頻就是 180 次/分鐘。
長跑界曾有過經典的調研結果:世界上頂級長跑選手的步頻基本上都維持在180左右,這給長跑的人很大的啟示,或許真的存在“最優步頻”這樣的說法。觀察一場馬拉松比賽,也不難發現前幾名的步子基本上都踩在同樣的點兒上,他們不僅步頻一致,步幅也相仿。不過,專家指出,只有透過一定訓練,才能達到每分鐘180步的速度。
同樣重要的還有我們的步幅。步幅為一步的距離,以腳的中心算。你走或跑一步後,兩腳落地時中心的距離就是你的步幅。
成人正常行走步幅大約在65釐米左右,而跑步時步幅更大,因為兩腳落地之間往往還有騰空的距離,如下圖所示:步幅=蹬伸距離+騰空距離+落地距離。
有關跑步資料研究表明:
1. 初學者的步幅建議控制在1米以內。
2. 馬拉松進階者建議步幅朝著1.4米以上前進
想要跑得更快、更遠、更輕鬆,需要平時跑步積累、體能的強化,而作為一名對自己負責的跑者,應該用科學的態度正視自己跑步中的薄弱項,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項訓練,才能讓你的表現更加優異,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