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能不能實戰?怎麼練才能實戰?這一直是困惑太極拳習練者的問題,也是大家最敏感的話題之一。
大多數愛好者認為太極拳是能實戰的。但現實是,所謂的太極拳大師在實戰中屢屢敗北。有的不堪一擊,有的光練嘴上功夫不敢迎接挑戰。更有的練套路的時候好好的,一上場就變成了王八拳。作為一個太極拳習練者我感到臉上無光,好像被打的是自己似的。因此,有責任與大家一起探討如何正確練習太極拳,為振興傳統武術盡點綿薄之力。
長期以來,大多數的太極拳習練者,都沉浸在武俠小說裡所描述的太極拳的樣子,太極拳神功蓋世,自嗨的不能自拔。但現實卻讓人大跌眼鏡,這給太極拳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甚至大家對中華傳統武術實戰能力產生了質疑。
太極拳能不能實戰?中華傳統武術能不能實戰?答案是肯定的,能實戰。關鍵看怎麼練。
每個習練太極拳的人都認為自己練對了,都是按照師父教的刻苦練習,除此之外還研習各種太極拳拳譜和拳論,一直在想辦法提高自身太極拳技擊能力。但是一到實戰,就手忙腳亂,亂了方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常言道,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不是師父沒教好,而是我們沒理解對,沒有理解拳譜中的真實含意。正所謂,寧教十手不教一口。
不是太極拳不能打,是我們練習不得法。其實無論是行拳還是技擊,太極拳拳譜和拳論說的很全面,也很清楚,大家在網上都能看到。不同的是,每個人的理解有差異。理解對了就功夫上身。理解錯了,白廢功夫 。正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在說正題之前需要說明一下,我們在此討論的是以實戰技擊為目的的太極拳,不是公園裡老頭老太太健身練的太極操,更不是規定比賽套路的太極表演操。太極操心靜舒緩,活動筋骨,有益於新陳代謝,延年益壽,與廣場舞有異曲同工之效。太極表演操與自由體操一樣,編排好了賞心悅目,它們都與實戰無關。但習練能實戰的太極拳(以下簡稱“太極拳”),練好了不一定能長壽。
好了,我們說正題。那麼怎樣習練太極拳才能功夫上身,我認為我們應該抓住太極拳的核心去練。那麼太極拳的核心是什麼?在這裡我想說的是,靜中求動和斂神聚氣是習練太極拳的核心。當然其他的也很重要,懸頂提肛、沉肩墜肘、含胸拔背、用意不用力等是基本要求。
太極拳拳論裡對靜中求動和以意行氣說的很多,太極拳十要也有論述。張三丰《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重點講的就是這兩個核心,可見它們有多重要。下面我們就說一說靜中求動和斂神聚氣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怎麼練。
靜中求動是目的,斂神聚氣是手段。說白了就是透過斂神才能聚氣,達到靜中求動的目的。
那麼,達到靜中求動是個什麼樣的狀態呢?就是快。快到什麼程度呢?如皮燃火,如泉湧出。意思是說,快的像面板突然被火燒到了似的抽躲得很快,快的像打水井突然冒出的水,你的動作是下意識的,就是巴浦洛夫的條件反射。
你想想,如果你動作這麼快,能不能實戰?當然能。為什麼孫祿堂被稱為“賽活猴”,可見他的快和靈練到了什麼境界。但你又說了,太極拳是慢練,不可能這麼快啊。是的,慢中求快是太極拳的特點。透過斂神聚氣達到靜中求動快的目的。
斂神聚氣,不要把它想的太玄妙。斂神就是精神高度集中去想一個動作和效果,聚氣,就是把你的氣血、筋骨、肌肉聚集調動起來如泉湧出地完成這個動作。慢練的過程中始終想著突然快起來。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知道這個動作的技擊含義、路線和時機。如果不知道,你如何斂神?也無從聚氣?練一輩子也不會功夫上身。這就是太極拳與太極操的區別。
行拳時,精神高度集中,就像紉針一樣,全神貫注於對方的拳打到哪兒啦,調動全身氣血做應對擊打動作,雖然慢但總想突然快起來,每個動作如此。假以時日,刻苦練習,功夫必然上身。當然,這種練法是非常累的,不一定對身體有好處。練完後要放鬆活動活動。
斂神才能聚氣,如果不斂神光聚氣就是瞎動作,神氣不相合,一邊想著作早飯一邊練拳,練一輩子也不會出功夫,那樣練的是太極操。所以不知道拳架的用法最好別練,練多無益。
練拳就是練打仗,解放軍練兵以打仗為目的,我們也是。只有這樣練才能出功夫。但練武又不是為打仗,會武才能止武,能戰才能止戰。
以上就是我在習練太極拳過程中的一點體會。由於習練階段和層次所限,理解的不一定對,如果對你習練太極拳有所啟發,那正是我求之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