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作為近期的房企負面典型之一,藍光發展的流動性危機仍在持續。
此前,藍光發展針對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對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利潤分配有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作出回覆,根據回覆資訊顯示,“由於公司在報告期內出現了階段性流動性緊張和債務逾期,未能在2021年7月20日前籌集到2020年度利潤分配所需資金。截至7月12日,藍光發展累計到期未能償還的債務本息合計45.44億元,公司預計不能在7月20日前完成分紅”。
另外,截至今年上半年,藍光發展貨幣資金餘額為100.29億元人民幣,其中可自由動用的資金只有3.3億元人民幣,各類受限或者限定用途的資金高達96.99億元人民幣,這進一步預示了公司在資金層面的捉襟見肘。
按照官方說法,藍光發展自身也已經認識到了自己面臨的融資困難境地和償債壓力,所以公司進行了旗下子公司股份出售、下調分紅比例等動作,但從公司依舊出現部分債務無法如期償還的情況上來看,藍光發展目前的補救動作並不足以緩解自身所面臨的債務壓力。
根據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藍光發展負債總額超過1980億元人民幣,其中有息負債規模近613億元人民幣,今年內到期的短期有息負債超過198億元人民幣,公司短期、長期償債壓力都非常大。
需要指出的是,藍光發展目前已經有超過76億元人民幣的債務因為逾期等原因而捲入法律訴訟,這將進一步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
顯而易見的是,流動性危機正在對藍光發展的公司發展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逾期、捲入法律訴訟、公司業績受影響的惡性迴圈正在讓公司遭遇全面的質疑。作為曾經的四川地產公司“頭牌”,藍光發展正在迎來屬於自己的至暗時刻。
專案暴雷不可避免
一直到去年,藍光發展還在飛速擴張的發展道路上進階,只是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進入2021年的它跌落的如此快。
根據官方介紹顯示,藍光發展背後的母公司藍光控股集團是2019年胡潤中國五百強民營企業,也是2020年中國民營企業五百強之一,公司旗下業務涵蓋地產、投資、生物醫藥等多領域。
背靠“大樹”之下,藍光發展在過去幾年間的發展增速不可謂不快。過去三年,藍光發展一方面不斷開發新專案,一方面持續高價拿地。
但從去年年底開始,藍光發展開始傳出以管理層動盪、流動性危機等為代表的一系列負面事件,在公司陷入輿論漩渦的同時,它也一步一步地將自身債務危機曝光到大家面前。
而在房地產行業當中,一旦一家公司開始債務暴雷,公司旗下樓盤專案自然會遭遇影響,藍光發展當然也沒能例外。
從今年年中開始,隨著藍光發展債務壓力越來越大,公司旗下大量專案被媒體曝出了停工、甚至還有以爛尾來形容的新聞。
寧波、昆明、惠州、重慶...在全國範圍內,藍光發展都有不少專案受到公司債務問題影響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施工進度推遲。
值得注意的是,樓盤專案停工、延期交付、爛尾等問題將會蘊含著很大的群體性事件風險,一旦業主開始維權、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麼藍光發展將會陷入更嚴重的輿論危機,這對於公司未來償債、融資和正常經營來說影響深遠。
債務壓頂,藍光發展何以至此?
短短一年時間,藍光發展的境遇就遭遇如此轉折,這讓所有人都對公司未來發展捏了一把汗。
說到底,還是因為藍光發展此前並未重視起相關監管重拳和行業收緊態勢,為了擴張,公司採取了房地產行業常見的舉債式發展模式,卻未能讓自己的經營業績覆蓋好債務水平。
根據公司最新的2021年半年報資料顯示,藍光發展的業績基本面堪憂,它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的總營收超過119億元人民幣,但公司鉅額虧損了近51億元人民幣。鉅額虧損再加上鉅額負債、短期內箭在弦上的債務逾期壓力,公司的發展現狀說服力很弱,這從藍光發展的股價表現就能看得出來。
截至2021年9月23日收盤,藍光發展股價報收於2.18元每股,處於近一年來的股價低位,公司總市值只有66億元人民幣左右。
在“三道紅線”表現上,藍光發展扣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超過84%,淨負債率超過227%,雙雙踩中紅線,屬於房企當中比較敏感的“橙色檔”。
與此同時,藍光發展目前被捲入的大量債券交易、金融借款糾紛正在讓公司的商業信用嚴重下滑,它可能越來越難受到投資人的認可。主營業務基本面發展不暢、後續融資之路大機率艱難的背景之下,藍光發展被很多人擔心會“倒閉”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大量房地產企業持續暴雷的訊息正在讓藍光發展這樣的中小房企壓力倍增,連恆大、華夏幸福、泰禾集團這樣的著名房企都因債務問題面臨艱難的生存境地,藍光發展就更不用說了,在市場普遍降溫的行業環境之下,藍光發展未來的處境可能會越來越差。
根據一些媒體的統計資訊顯示,截止今年九月初,全國範圍內已經有兩百八十多家房地產企業陷入破產危局,這意味著幾乎每天都有房企破產,這種嚴峻態勢值得警惕。
在內外部嚴峻的行業態勢下,頭部房企尚且“自求多福”,中小房企可能就更難生存下去,藍光發展必須要重視起這種行業現狀,化壓力為動力,從根本上改變自己過去的經營模式,否則的話,它可能會越來越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