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主辦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但至今尚無特效藥物。新靶點的發現和確證,對於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發具有重要意義。
日前,中科院上海藥物所高召兵、李佳、沈敬山,以及武漢病毒所張磊砢、昆明動物所鄭永唐聯合研究團隊在《細胞研究》上發表論文,報道了一個抗新冠病毒藥物潛在作用靶點——新冠病毒包膜蛋白(SARS-CoV-2 envelope protein,2-E)通道。
該論文首先證明了新冠病毒包膜蛋白可形成一種酸敏感陽離子通道,且實驗顯示該通道本身可導致細胞死亡、促進炎症因子釋放,以及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樣損傷。研究組進而透過活性篩選與結構最佳化,發現了多個在動物模型上兼有預防和治療作用的小分子通道抑制劑。
新冠病毒的包膜蛋白(E)是該病毒四種結構蛋白中最小的一種,長約75個氨基酸,其蛋白本質和生理病理功能尚不明確。其它冠狀病毒E蛋白的研究顯示,該類蛋白具有離子通道活性,但將其作為干預靶點的研究較少報道。
該研究中,高召兵研究團隊與合作者首次證實,包膜蛋白2-E可形成新型陽離子通道,該通道誘發宿主細胞死亡與體內炎症風暴。包膜蛋白2-E通道參與SARS-CoV-2病毒複製。包膜蛋白2-E通道抑制劑在動物模型上可預防和治療SARS-CoV-2感染。
這項工作為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發提供了潛在新靶點,同時發現了具有潛力的抗新冠病毒新藥候選化合物。該項研究工作還提示,以離子通道為靶點開展抗擊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突發病毒感染藥物研發具有重要價值。
作者:程磊/整理
編輯:許琦敏
責任編輯:任荃
圖片來源:《細胞研究》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