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籍摘要
1、《本草便讀》:“功專苦降,氣屬辛寒。瀉肺氣以行痰,水滿上焦喘可愈,利二腸而治咳,熱從下導脹能消。”
2、《本草崇原》:“氣味辛寒,無毒。主治症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
3、《本草從新》:“辛苦大寒,性急,大能下氣,行膀胱水。肺中水氣急者,非此不能除。破積聚癥結,伏留熱氣,消腫除痰,止嗽定喘,通經利便。”
4、《本草經解》:“氣寒,味辛,無毒。主症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
5、《本草擇要綱目》:“通利水道,療肺壅上氣,止喘促,除胸中痰飲。但葶藶屬火。性急善下。與大黃同功。病患稍涉虛者宜遠之。”
6、《得配本草》:“辛、苦,大寒。入手太陰,兼足太陽經氣分。大洩陽分之氣閉,下瀉膀胱之留熱。膈中痰飲喘促,得此能療。肺中水氣 急,非此不除。得大棗,治肺壅,不傷胃。配防己,治陽水暴腫。”
7、《藥鑑》:“氣大寒,味苦辛,沉也,陰中陰也。無毒。有甘苦二種。苦者行水迅速,甘者行水遲緩,要服之即愈。痰飲咳不能休,用之立痊。主症瘕聚結氣,理風熱瘙癢痱瘡。”
8、《藥籠小品》:“辛苦大寒。能瀉肺中水氣,從膀胱出,止嗽除痰定喘。”
9、《馮氏錦囊秘錄》:“葶藶子,行氣走洩,消浮腫痰喘及咳,膀胱留熱。凡腫壅上氣,痰飲喘促,大降氣病,通利水道之要藥。虛者遠之,以性甚急而善逐水,殊動真氣也。”
10、《顧松園醫鏡》:“疏肺壅而除喘逆,利水道而消腫滿。肺癰必求,痰飲亦宜。性峻走而不守,不可混用,虛人尤為大忌。”
11、《中藥大辭典》:“下氣行水。治肺壅喘急,痰溼咳嗽,水腫脹滿。”
12、《神農本草》:“味辛,寒。主癥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
13、《名醫別錄》:“下膀胱水,伏留熱氣,皮間邪水上出,面目浮腫,身暴中風熱痱癢,利小腹。”
14、《藥性淪》:“利小便,抽肺氣上喘息急,止嗽。”
15、《開寶本草》:“療肺壅上氣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飲。”
16、《傷寒類要》:“治腎癉、唇乾。”
17、《本草綱目》:“通月經。”
18、《中華本草》:“瀉肺降氣;祛痰平喘;利水消腫;洩逐邪。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癰;水腫;胸腹積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之喘腫;瘰癧結核”
19、《本草經集註》:“味辛、苦,寒、大寒,無毒。主治癥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下膀胱水,腹留熱氣,皮間邪水上出,面目浮腫,身暴中風熱痱癢,利小腹。久服令人虛。”
20、《雷公炮製藥性解》:“味辛苦,性寒,有小毒,入肺、心、脾、膀胱四經。主水腫結氣,膀胱留熱,定肺氣之喘促,療積飲之痰厥。同糯米焙黃,去米用。”
21、《本草經解》:“氣寒,味辛,無毒。主癥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炒用)”
22、《長沙藥解》:“味苦、辛,性寒,入足太陽膀胱經。破滯氣而定喘,瀉停水而寧嗽。”
23、《藥性賦》:“其有四:除遍身之浮腫,逐膀胱之留熱,定肺氣之喘促,療積飲之痰厥。”
24、《本草正》:“善逐水氣,不減大黃,但大黃能洩血閉,葶藶能洩氣閉,氣行而水自行也。若肺中水氣滿脹急者,非此不能除。然性急利甚,凡涉氣虛者,不可輕用。”
25、《藥性本草》:“行肺肺壅上氣咳嗽,止喘促,除胸中實飲。”
26、《本草經百種錄》:“.......專瀉肺氣,肺如水源,故能瀉肺即能瀉水。”
27、《本草求真》:“葶藶辛,苦,大寒,性急不減硝黃,大瀉有肺中水氣 ,下行膀胱,故凡積聚癥結,伏留熱氣,水腫痰壅,嗽喘經閉便塞至極等證,無不當用此調。”
二、現代研究
1、成分:主含槲皮素、揮發油、亞油酸、亞麻酸、油脂、棕櫚酸、硬脂酸、芥酸等。還含有生物鹼。
2、作用:本品有強心、利尿、降血壓、抑菌、抗腫瘤等作用,還有一定的抗抑鬱、抗血小板聚集、抑菌等作用。
3、藥理:播娘蒿、獨行菜的種子醇提物,均表現強心作用,均使心收縮加強,心率減慢,心傳導阻滯,對衰弱的心臟可增加輸出量,降低靜脈壓。兩種葶藶子均需較大劑量才引起強心甙樣的特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