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我亞馬遜如何利用飛輪效應,讓自己獨步天下的文字稿,如果看影片覺得費勁,可以看文字版。
今天給大家介紹吉姆·柯林斯的《飛輪效應》,這本書本來是他《從優秀到卓越》中的一個章節,隨後被作者單拿出來出了一本書。
書中主要用亞馬遜的案例講述了什麼是飛輪效應,以及如何應用飛輪效應。我這個影片也藉著亞馬遜來給大家聊下,我理解的飛輪效應。
什麼是飛輪效應呢?
什麼是飛輪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開過農村的拖拉機,就是手搖的那種拖拉機,這種拖拉機需要你用一個搖桿使勁啟動它,在啟動十幾圈之後,整個發動機才能轉動起來。
這本書認為,你做出一系列明智的決策,並且精準執行的時候,就好比你搖動那個搖桿,隨著搖桿越來越快,飛輪轉速也越來越快,你的業務也能夠快速增長。
那麼驅動亞馬遜這個巨大飛輪關鍵決策是什麼呢?貝索斯在2014年股東信當中提到,他選擇業務有4個屬性,分別是第一有客戶需求;第二,有很大的規模;第三、資本回報率很高;第四、能夠對抗時間。
很多人會疑問,不是所有公司都這樣做的麼?我告訴你還真不是,比如理髮店,這個行業有客戶需求,資本回報率也很高,但是很難形成規模。還有房地產,有客戶、有規模、有回報率,但是它不能對抗時間,住房滿足之後,大家需求就下降了。
大家可能發現了,這樣的業務其實很難篩選,那麼亞馬遜找到了這樣業務了嗎,不但找到了,而且還找到了三個飛輪。它們分別是prime、market-place、以及AWS。
第一個prime也就是亞馬遜的會員業務,只要你花費99元,就可以成為亞馬遜的會員,你不但有免費的郵寄服務,同時還能夠在亞馬遜平臺收聽免費的音樂,看免費的節目,甚至還能讀部分免費的書籍。
第二項market-place,類似於我們中國京東商城,第三方賣家平臺,你可以享受亞馬遜的倉儲、物流平臺,售賣自己的產品。
第三個AWS也就是亞馬遜的雲平臺服務,類似於我們今天使用的阿里雲,任何平臺都可以入駐雲平臺,享受和亞馬遜一樣的企業服務。
那麼這三個業務如何實現亞馬遜飛輪效應的呢?首先我們看亞馬遜的會員服務,每年99美元,不但享受包郵服務,還包括各類娛樂書籍內容,怎麼看都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就拿免費包郵來說,哪怕你一單9塊9,買10次也平了會員費了,更不用說亞馬遜平臺上那些免費內容服務了。
然而你會發現,只要這個飛輪轉起來,形成了規模效應,也就是說購買了亞馬遜的會員,之後就會傾向於在這個平臺購買商品,隨著客戶越來越多,平臺也越來越有話語權,商品的價格也能夠隨之降低,當然,平臺利潤也能夠提高。這是不是一個巨大的飛輪,只要轉起來,會越來越快。
我們再說下第二個飛輪market-place,這是一個第三方賣家平臺。引入第三方賣家和自己競爭,這事看起來非常不靠譜,這不是引狼入室嗎?這就好比天貓開放給京東,想想都是醉了。
然而在貝索斯看來,他所服務的是客戶,而不是產品,只要在這個平臺上的客戶滿意,才是他最終要的結果。如果其他賣家比亞馬遜產品好,那麼亞馬遜就要思考如果提高產品質量,如何降低產品價格了,這樣反而能夠促進亞馬遜自家平臺的成長。
第三個亞馬遜的AWS雲服務,亞馬遜當年做雲服務完全是為了滿足自己使用,經歷過雙11的都知道,客戶一天暴增量有多大,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雲服務,背後是很難支撐的。可是這些雲服務,大部分時間是處於閒置狀態,於是亞馬遜就思考是不是可以拿出來與別人共享呢?最後就形成了自己的雲服務。
當然雲服務也遵循著飛輪效應,使用者越多,雲平臺容量就會越大,服務升級速度就會越快,隨著服務提高,吸引客戶的能力也越來越高。
除了這三個飛輪自己能夠形成飛輪效應,彼此之間還能夠形成協同,形成互相齧合的齒輪。隨著購買服務客戶增多,消費頻次增加,平臺規模也會越來越大,因此亞馬遜也可以對供應商進行壓價,繼續加大對雲服務平臺的投入,當然,會員收入也會越來越高,這就是飛輪效應,彼此協同,彼此帶動。
飛輪無論如何轉動都有一個主芯軸,那麼亞馬遜的主芯軸是什麼呢?以客戶為中心。這個看上去非常簡單,也是很多公司掛在嘴上的,可是當我們在做的時候,就很難做到了。
我就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當我們在拼一個單子的時候,特別是一個金額很高的大單子,你是不是會安排公司的精兵強將去參與投標前的商務會談,客戶答疑等工作?可是當訂單簽訂之後,所有事情都會委託給交付,這批精英會趕赴下一個戰場。
正確的以客戶為中心,肯定是獲取訂單後,把客戶服務好,而不是把精英們撤走,去搶下一個訂單。當初貝索斯在創立亞馬遜平臺的時候設定了內容評價功能,結果有很多負面的評價,很多人建議刪除這個功能,因為會影響到產品的銷量,可是貝索斯認為,我們所服務的是客戶,而不是商品,客戶的滿意才是最終的目的,所以這個評論就保留了。
另外還有引入第三方賣家這個行為,其實對平臺也是一種傷害,因為會分流部分產品銷量,可是在亞馬遜看來,如果第三方賣家產品更好,我為什麼不賣他們的產品呢?因為這個原因,當年亞馬遜和自己的供應商對簿公堂。
2004年,玩具反斗城將亞馬遜告上法庭,因為在亞馬遜平臺上有同類產品在銷售,違反了當初和亞馬遜簽訂的競業協議。可是最後亞馬遜不惜賠償5100萬美元,也要在平臺上引入競爭,為的是更好服務客戶。
好了這就是亞馬遜的飛輪效應,那麼我們個人有沒有飛輪效應呢?
我們個人也同樣,找到一個能夠轉動飛輪的行業,我們通常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如何篩選呢?還是亞馬遜那4點。
第一有客戶需求;第二,有很大的規模;第三、資本回報率很高;第四、能夠對抗時間。
找到一個好的行業,想方設法轉動你的飛輪,讓你的各項技能能夠為這個飛輪新增速度,如果你是做軟體可能要熟悉硬體,硬體的要熟悉軟體,因為未來的產品都是軟硬結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