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節假日,走親訪友就成了必備選項。一方面,固然有“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家族聚會也體現出了帶著“節味”的儀式感。對於骨子裡崇尚親緣關係、家族歸屬感的中國人來說,這種因婚姻或血緣結成的社會關係,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親戚也分遠近親疏,唐朝的盛世鴻儒孔穎達對親戚的註解為:親指族內,戚言族外。血親為親,姻親為戚,統稱親戚。所以,在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大眾認知中,有血緣關係的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就是最親的人。
可是現實生活中,隨著歲月的流逝,親兄弟姐妹比起父母、子女,在心理距離上漸行漸遠。逢年過節,父母長輩在世的時候,兄弟姐妹尚能來往密切,大家聚在一起,就像是回到了小時候親密無間的歲月,可是,一旦父母過世,兄弟姐妹間的互動就越發疏遠,除了逢年過節,平時基本不怎麼聯絡。
更何況,現在不是紙短情長的“從前車馬慢”,隨著手機、網路的盛行和生活模式的改變,人與人之間交流更加多樣化,實際接觸減少,所謂的“人情味”越來越冰冷了。日子久了便覺得,螢幕那頭的那個人,除了跟自己一樣的姓氏,有著相似的記憶,其他地方,跟陌生人似乎也沒什麼不同。
更有甚者,因為種種原因,直接忽略這種“血濃於水”的血緣關係,不再跟兄弟姐妹們往來。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能做出這種選擇的,絕大多數是以下這三種人。
1.思維理性,親緣關係邊界感分明
《山海情》中有一句臺詞:人有兩頭根,一頭連著父母,一頭連著子女。不難看出,雖說親兄弟姐妹和父母子女一樣,在血緣關係中都屬於最親近的一層,但站在現代家庭觀念的角度考慮,父母和子女才是直系,兄弟姐妹就算是親的,也只算是旁系。
更何況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家庭作為社會最基礎的細胞,也由過去“吃大鍋飯”的大家族,發展到獨門獨戶的小家庭。以往大家族常常是群居式,大多家族成員住在同一個地方,也存在來往密切的地緣前提,現在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進步,家族成員根據發展需要,分散在山南海北,日常的生活、工作、接觸到的圈子都不一樣。
社會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作相似吸引效應,人類更容易認可和自己有相似特質、經歷的人。所以很多情況下,對於親緣關係邊界感分明的人而言,與其說去跟地理和心理位置都很遠、除了血緣再沒共同話題的兄弟姐妹往來,還不如跟自己的伴侶、子女甚至鄰居交往。
在這類人看來,真正的親人就是一起生活的小家庭成員,是與自己利益共享、奉獻共擔的伴侶和子女,彼此都是願意為之付出和保護的物件,也是日常分享和利益讓渡的物件,
如果把社會比喻成一個個體,那麼由一個家庭變成多個小家庭,就像細胞分裂一樣,是親緣關係脈絡的更新換代。
既然兄弟姐妹分屬不同的小家庭,當小家庭產生利益衝突時,擺在大家面前的兩難局面,往往就是很多兄弟姐妹反目的導火索。利益會讓人心生嫌隙,比如為了父母遺產鬧翻臉,甚至大打出手的新聞有很多,面對這種情況,邊界感越分明,越做不到“糊塗”,往往會和親兄弟姐妹老死不相往來。
2.看透了人性,又怕麻煩
柴靜曾經說過:“在這世上,永遠不要高估人性的善,也不要低估人性的惡。”正所謂深淵有底,人心難測,人性就是複雜多變的。親兄弟姐妹這個群體,雖然在血緣關係方面,和父母、子女一樣,但是若論人性,對於每個個體而言,自私利己都是本能。
父母、子女尚有克服本能、讓渡利益之舉,而兄弟姐妹們也為人父母、子女,有他們自己的讓渡物件,彼此之間反倒更多的是競爭關係。
小的時候,比起兄友弟恭,更多的是比較父母寵愛誰多一些;大了之後,兄弟姐妹更是外界口中最直接的對比物件;等父母老去,親兄弟姐妹盡贍養之責,誰家出錢、出力多少,就算自己不在意,伴侶家人也有計較;父母過世,遺產若是分得不合心意,不管多久後想起,親情被時光沖淡,留下的也只有一個“虧”字。
這就是人性的弱點。更何況人有形形色色,兄弟姐妹們中,若是有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者,覺得誰的好都應該自己有份,有事時認得兄弟姐妹,無事時只有自己;或者嫉妒心強的人,打心眼裡看不起對方,習慣了高高在上,一旦對方比自己過得好,就千方百計地把對方拉下來。
你掏出一顆真心待他們,卻被人當傻子、理所當然。更何況,在和親人之間的來往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互相幫忙,也就是常說的,磨不過去面子的“人情”。而兄弟姐妹較之親戚更甚,說起來這麼親,該不該幫?可一旦開了這個頭,各家有各家的事情,幫一家不幫另一家,說不過去,幫一回不幫第二回,人家更不領情,最後往往是出力不討好。
就像《喬家的兒女》裡,喬一成和第一任老婆葉小朗,就是典型的對待兄弟姐妹態度截然相反。葉小朗拼足了勁要脫離原生家庭,不想管弟弟們的麻煩事,出國一走了之,而喬一成把弟弟妹妹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甚至把葉小朗弟弟買房的事兒也當成自己的事。誰家有麻煩,都去找喬一成,以至於4個弟弟妹妹都成家立業了,43歲離異無子女的喬一成還住在出租屋。
所以,看透了人性,又遭不住兄弟姐妹各家狗血的劇情,還不如不相往來,活得自在。
3.被人情冷暖傷透了心
有親兄弟姐妹,若是父母長輩能一碗水端平倒也好,可是人類都是偏心的生物,一碗水端平,也只是自己心裡覺得端平。在其他人看來,對自己更好才算公平,現實沒有那麼理想,覺得父母偏心的大有人在,為著這種偏心,恨屋也會及烏。
比如“扶弟魔”的姐姐們,並不是生來如此,只是被世俗教化,被壓榨被索取。她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幫助弟弟,自己的存在就是為了照顧弟弟。而父母的偏心,不光對她們的性格和成長造成影響,也扭曲了她們對於親情的認知——她們不是發自內心地喜歡弟弟,只是因為對弟弟好能獲得父母的褒揚。
升米恩鬥米仇。一旦某次弟弟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父母和弟弟就會無視之前的種種,對她怨憤不已。前段時間有個新聞,重慶一名女孩剛發工資,開開心心帶著媽媽和弟弟去買衣服,給弟弟買一件衣服後,媽媽要求再買一件,女孩解釋說馬上要交3000元房租,而她媽媽認為給弟弟多買件衣服理所應當:“我養你做啥咧!”隨後搶奪女孩手機,開啟支付頁面,店員表示需要付款人本人同意才可,媽媽便帶著兒子氣沖沖走了。
這一幕被監控拍下後,在網上也引發了爭論。很多人對女孩心疼不已,更有不少人表示,自己就是這樣的女孩,父母就是這樣的父母,哪怕父母不在了,習慣了索取的一方也會繼續心安理得地等著另一方付出。沒有來往的人情更像是一種“詛咒”,等到她們一次又一次被傷透了心後,不相往來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所謂人情冷暖,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對親人的失望,和對他人的失望是不同級別的,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正是因為人們會對親人抱有更多的期待,所以也會更加苛刻。期待越大,失望越大,被傷透了心後,留下的只有深深的無力感,以及維護關係的抗拒和倦怠。
生活已經夠苦的了,所以,如果你是上述的三種人,不用那麼糾結,讓自己過得舒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