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八零後們對馬泡瓜並不陌生,因為以前的田地裡到處都是。而且這東西有個神奇之處,由於各地方言的不同,對一些雜草什麼的會出現叫法不同,但馬泡瓜在大多數地方都叫這個名字。
當然了,也是有稍許區別的,比如我們這裡沒有後面的瓜字,直接叫“馬泡”,也有地方叫“尿泡”,還有地方叫“馬寶”。
這些名字讓人摸不著頭腦,馬泡是一種葫蘆科黃瓜屬一年生植物,怎麼說它也跟“馬”沒有任何關係,但怎麼在幾乎所有地方,都會叫成馬泡?這名字的根據是什麼?
還有就是,馬泡究竟能不能吃?有人說馬泡不能吃,因為是臭的。有人說馬泡是香的,當然能吃。還有的人說馬泡是分著品種的,有香馬泡和臭馬泡之分,香馬泡能吃,臭馬泡不能吃。
在過去,農村田地裡到處都是這種植物,特別是在玉米田裡,等到玉米快要成熟時,這些馬泡的藤蔓會蔓延得到處都是,收完玉米後翻耕前,這些馬泡一個個泛著黃光,顯示著自己最後的倔強。但到了現在,我們驚訝發現農田裡的馬泡少了很多,像是我們這邊,田地裡基本上沒有這種植物了。
那麼,馬泡瓜究竟能不能吃呢?它是分著香臭兩個品種嗎?它為什麼要叫成“馬寶”,一種在過去廣泛存在的植物,為什麼在現在的一些地方几近絕跡?它們哪裡去了呢?
Ⅰ:馬泡分香臭嗎?能不能吃?
馬泡分著香臭品種嗎?
香馬泡是香的,臭馬泡是臭的?
其實,馬泡在農村可沒有人這麼區分,什麼香臭,什麼能吃不能吃。那些在農村長大的八零後,有幾個沒有吃過馬泡?在快到秋季時,大人們在田地裡幹活,孩子們在收集馬泡。
收集起來後仔細辨認,把一些青的給扔掉,那些泛黃的,散發著香氣的馬泡則成為了這些孩子們的腹中物。黑嫂小時候也是吃過的,馬泡的味道很多人說甜,但其實並不甜,它唯一的特點是水分多,香味大,它的真正味道跟黃瓜相似。
那種時候,誰還會去區分什麼品種?事實上,馬泡也並不分香臭品種,它在生長期時,味道的確有些刺鼻,但也不是臭味,就是一種植物的青味,唯著有些刺激嗅覺,但不是臭。
等到長成熟了,它就開始散發出香味,類似那種甜瓜成熟後的香味,而且你要咬開的話,它內部構造也跟甜瓜相似,裡面有瓤和籽,貪吃的孩子會把這些籽和瓤一起吃掉,有些人則只啃瓤和皮之間的那層薄薄的“肉”。
所以,馬泡並沒有香臭品種之分,在一些地方,馬泡還被叫成“小香瓜”、“小野瓜”。這些都是統稱,並沒什麼小香香瓜,小臭野瓜這樣的叫法。
馬泡是可以吃的,是很多八零後農村人小時候的零食。但大人們通常不建議吃,而且還會嚇唬孩子們,說馬泡是糞裡的蛆蟲變的。這當然不是事實,但大人們並不想孩子們吃這種東西。不過架不住孩子們的好奇和嘴饞,你說歸說,我吃還是要吃的。
Ⅱ:馬泡為什麼還叫馬寶?
很多人對於馬泡的名字是好奇的,事實上我個人也非常好奇,一種植物,但卻叫馬泡,它跟馬有什麼關係?其實這只是個翻譯的問題,名字來源於拉丁文,這東西的原產地其實並不是我國,屬於外來物種入侵,它的原產地是非洲。
但在傳入後,我們根據自己所生活的環境以及平時的理解,給添加了不少別的名字,像是馬寶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的馬寶,其實跟羊寶、牛黃這些東西一樣。馬寶是馬肚子裡,比如腸胃裡的一種結實,它的樣子大小跟我們現在看到的馬泡差不多,所以馬泡在有些地方被叫成了這個名字。
但如果把拉丁文名字直接翻譯過來,它的意思是黃瓜甜瓜之類的。
事實上,馬泡跟馬沒有半分錢的關係。從馬泡的所屬以及生長習性來說,小野瓜,小香瓜其實更符合。
因為馬泡成熟後是有香味的,所以它叫小香瓜跟它的實際情況符合。而馬泡被認為是瓜的一種,因為它平時被歸類成雜草,所以叫它小野瓜也算是貼切。
從這方面來說,不管是馬泡瓜還是馬寶瓜,都沒有小香瓜和小野瓜貼切。
不過,民間用得最多的還是馬泡瓜,或者馬泡。這是為什麼呢?
我個人認為這還跟它水分大有關係,馬泡的汁液是很多的,小時候把那些青的馬泡摘下,小夥伴們會在上面掐出個小孔,然後對著擠對方,屬於玩耍。但這也說明它汁液非常豐富。
而泡字的解釋就是氣體在液體中鼓起來,就馬泡的樣子來說,這方面還是挺貼切的。首先馬泡的樣子鼓鼓的,然後裡面多汁液,符合這個字的解釋。
想來,這也是它名字由來的重要原因。
那麼,這種過去廣泛存在的植物,為什麼現在在一些地方几近絕跡呢?
Ⅲ:馬泡為什麼越來越少?
馬泡過去到處都是,誰家田地裡都有。
但現在,就拿我個人來說,我平時也一直在田地裡勞動,但已經基本上不見馬泡了。
一種過去到處都是的植物,不管它是野草還是什麼,怎麼就會突然減少甚至是不見了?
其實,這跟人們的農業勞作方式改變有關,同時也跟現在的普遍用藥有關。
在過去,人們的翻耕方式都是牛或者小拖拉機,這些翻耕方式有個特點就是無法深翻,都是淺翻。當秋季成熟的馬泡被翻入淺土層中後,這些馬泡會表皮會腐爛,但種籽卻在地下越冬。
等到來年溫度升高,適合它們生長了,它們就會從淺土中發芽生長出來,實現自己的繁衍生息。
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任何一樣翻耕工具都要比過去的深,大旋耕機深度驚人。這些馬泡被翻入很深的地下,使它們來年的發芽受阻。
另外就是現在的普遍用藥。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現在的用藥是過去的幾倍還要多。特別在是對付雜草方面,除草劑種類也是多到不行。
馬泡無法適應這樣的藥物消殺。換句話說,馬泡的適應能力比別的雜草要弱。所以,在藥物作用下,馬泡就越來越少了。
有人說這是壞事,有人說這是好事。其實我們今天所說,並不是要說藥物對植物的破壞,本身馬泡也並不是什麼作物,它們屬於雜草,雖然名字中有個瓜字,但它不能當任何瓜那樣產生農業價值,農民也不靠這個創收。
它們長在農田裡,會影響真正的農作物生長,也爭奪真正農作物的營養。從這方面來說,馬泡變少是好事。
但是,任何一處植物的減少和消失,都會產生相應的影響,會對四周產生影響,或大或小。馬泡也不能例外,所以它的驟然減少甚至是消失究竟是好是壞,這個現在並不能定論。
就我個人觀點來說,馬泡的減少是暫時性的,因為不管是雜草還是農作物,它們對於環境以及藥物都會有個適應期。
馬泡的適應性相對別的雜草來說弱一些,但就植物的生長習性來說,它們最終會適應環境,並且再一次捲土重來,您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