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的“傷寒十居其七”
張仲景是東漢末年偉大的中醫學家,被世人尊稱為“醫聖”,其代表著作《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四大經典一。張仲景所生活的時代,因為天災、戰亂,導致各種傳染病流行。他認為,這些疾病中傷於寒邪的佔大多數,即“傷寒十居其七”。
張仲景認為,“寒”是導致各種外感病與內傷雜病的原因,陽氣的盛衰也決定著疾病的預後和轉歸,甚至可以決定患者的生死。《傷寒雜病論》中記載的不能挽回生命的垂危之症,都是因為陽氣的衰敗。還有人做過統計,《傷寒雜病論》中明顯談到陽氣損傷的條文基本上佔到二分之一,在有記載的112個方子中,運用辛溫熱藥的處方共有85個,佔比超過三分之二,不難看出損陽傷正的病理和證治觀點在張仲景的論述當中是十分突出的。
張仲景不僅在處方用藥上注重患者的陽氣,他創立的食療方,有很多也有扶助陽氣的作用,比如當歸生薑羊肉湯、袪寒餃耳湯。當歸生薑羊肉湯,由當歸、生薑、羊肉組成,當歸具有養血調經、活血止痛之功;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止嘔、溫肺化飲、解表散寒之功;羊肉五行屬火,性熱,具有養血補虛、溫陽散寒之功。
餃耳湯是餃子的起源之一,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裡煮,熟了以後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麵皮煮熟,餃耳湯具有溫中散寒、補虛扶正之效。
張景嶽的“陽常不足,陰本無餘”
明代的溫補學派,代表人物張景嶽很重視命門陽氣的重要作用。
他在《黃帝內經》“陽氣者,若天與日”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出“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意思就是,陽氣對人體的重要性就像天空中的太陽一樣,自然界只有有了陽光,才能有生機,才能有生命。
張景嶽所言常不足之陽,指的是人體的真陽,或者說是命門之火。
陽可以理解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而這些是經常會不足的。因為陽氣起著非常重要、多樣的作用,如吃進體內的水和食物,需要人體陽氣的氣化,才能夠被吸收轉化為人體需要的物質來充養形體;自然界的溫度一般都會低於人體的溫度,這個時候也需要陽氣去溫煦;此外,血液的執行也有賴於心陽的鼓動,四肢、肌肉、九竅的功能也有賴於陽氣。以上這些都是通常狀況下的,很多人的不良嗜好,以及反常的氣候,會更加損傷人體的陽氣,出現“陽常不足”的狀態。
在張景嶽所處的時代,很多醫生濫用寒涼藥,其滋膩傷脾、苦寒敗胃,成為當時醫學界的時弊。張景嶽的溫補思想,糾偏補弊,對後世產生了較大影響。張景嶽非常重視人體正虛為病,基於“陽非有餘,陰亦不足”的理論,大倡扶正補虛之理。
他的一大特色是補必兼溫,他認為“實能受寒,虛能受熱”,所以補必兼溫,瀉必兼涼,處方中凡是扶正補虛者,多以溫補為主旨,擅用附子、肉桂、乾薑、人參等藥為溫補之用。
鄭欽安的“萬病皆損於陽氣”
鄭欽安是清末著名的扶陽學派鼻祖,他根據《黃帝內經》《周易》《傷寒雜病論》等著作,體悟先賢立論之原旨,勤於臨床實踐,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扶陽”思想。他認為,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陽”,元氣真陽在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
雖然以元陰元陽為立命根本,但是就陰陽關係而言,更強調陽主而陰從。鄭欽安推崇重視陽氣,認為“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氣乎。氣者,陽也,陽行一寸,陰即行一寸;陽停一刻,陰即停一刻,可知陽者陰之主也,陽氣流通,陰氣無滯,自然百病不作。陽氣不足,稍有阻滯,百病叢生”(《醫理真傳》)。這句話重點闡釋了“人活一口氣”,只要“氣”在,人的各種生理功能就能正常,就不容易得病。也就是說,很多疾病,其根源都是陽氣的虧損,因此“萬病皆損於陽氣”。
他的很多著作,如《醫法圓通》《傷寒恆論》等解釋了陽氣虛導致的很多症狀,比如頭痛、畏寒、怕冷、腰痛、肩背疼痛、胸悶心痛、咳嗽氣喘、胃痛等,並給出了治療的思路和處方,甚至在當時醫者都認為是因為陰虛血熱所導致的各種症狀,如出血、便秘、牙痛、口臭、失眠等也認為可以因為陽虛導致,這對於補偏救弊有著重要意義。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