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3日電(彭寧鈴)地處京津冀交界地帶的平谷區是北京市生態涵養區,也肩負著建設首都生態屏障的重要使命。
從枯枝爛葉變廢為寶,到綜合執法打擊不法分子,“生態橋”“鄉村吹哨、部門報道”等制度的創新推動著平谷區走出一條綠意盈盈的發展新路。
近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生態北京‘媒’美與共”主題採訪團走進平谷區“生態橋”示範區劉家店鎮、金海湖風景區,探訪當地的生態發展之路。
枯枝爛葉過“橋”變寶:“讓桃花節沒有味道”
九月的平谷區依然綠意盎然。作為遠近聞名的農業大區,平谷區17個鄉鎮(街道)種植有34萬畝果園。
繁榮的果品種植促進了平谷區的經濟發展,但同時,也伴隨著每年20餘萬噸果樹枝條等農林廢棄物的產生。
“‘生態橋’實施以前,按照老百姓的生活習慣,這20餘萬噸果樹枝條等廢棄物大約會有8萬噸被堆在房前屋後、田間地頭,造成河道堵塞、環境髒亂差等問題。”據劉家店鎮黨委書記馬超鷹介紹,除了亂堆亂放,在北京市實施煤改清潔能源之前,還有大約12萬噸廢棄物被村民用於做飯、取暖、焚燒。
“我們曾測算過,這12萬噸廢棄物經過充分燃燒後,每年會在平谷上空產生大約486噸的PM2.5。”馬超鷹說,2018年,劉家店鎮的PM2.5排名在全區都是倒數。
基於種種問題,環境問題一度是平谷區的“老大難”。然而,垃圾有時也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2017年1月,平谷區委、區政府以劉家店鎮為試點,創新啟動了“生態橋”治理工程。
據瞭解,這一工程是透過“資源-農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良性生態迴圈模式,聚焦果樹園林枝條、畜禽糞汙、蔬菜植株殘體等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鼓勵農民把果樹枝條廢棄物、養殖廢棄物等農業廢棄物統一收集、統一處理,並運用技術手段製作高品質有機肥,有序還田,實現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
“‘生態橋’其實不是實體橋,而是一個體制、機制上的橋。”馬超鷹說,要解決環境問題,政府、村委會、企業和村民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大家一度存在“斷橋”,使得廢棄物成了“孤島”。而“生態橋”的提出,就是為了加強基層的主動治理,解決基層環境治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有了這個工程,老百姓將廢枝交到‘生態橋’工程專案基地後,由我們進行稱重,量化,登記,透過粗粉、細粉、腐蝕、發酵的過程將之製成有機肥,按照1:0.8或者1:1的比重返給老百姓。讓老百姓用有機肥改良土壤,提高大桃品質,提升生活舒適度。”馬超鷹說。
對村民來說,這一工程讓他們的錢袋子更鼓了。
村民宋淑偉告訴記者,她家中有6畝多地,一年可向“生態橋”上交4噸左右農業廢棄物,而一噸廢棄物可換一噸有機肥,每年能因此節省三四千塊的肥料錢。
此外,有機肥改良了土壤,種出的桃子口感更好,桃子在網上的銷量也得到了提升。“市民都認可咱們的桃是有機桃。”宋淑偉說。
據介紹,自2017年“生態橋”工程實施以來,平谷區全區共引導農戶上交農業“九廢”22.7萬噸,生產高標準有機肥12.23萬噸,下發有機肥10.23萬噸,共改良土壤5萬餘畝。經過兩年的土壤提升,2019年5月,經專業檢測,土壤有機質含量從2017年的1.7%提升到了3.07%。
開展至今,“生態橋”工程已完成全區佈局,形成“2+17”總站+粗粉站執行模式。未來,新的廠房建成,每年收集處置樹枝等廢棄物的能力將達到10萬噸以上,生產有機肥的能力將達到2.5萬噸以上,能為老百姓改良有機質的土壤達5萬畝。
透過“橋樑”變廢為寶,村裡的環境更明顯得到了改善。
馬超鷹介紹,“生態橋”工程實施後,PM2.5、PM10、二氧化碳的排放均有明顯改善。平谷區的PM2.5排名也由從前的倒數變為前茅。
作為大桃之鄉,平谷每年有桃花節,但在過去,由於桃花開的時候正逢布肥,樹下不是亂堆亂放就是農家肥,市民們都自嘲那是“有味道的桃花節”,賞桃花時,大家的相機也會抬高,避免照到樹下。
“2017年年底,我們發了有機肥後,2018年,我們過了一個沒有味道的桃花節。大家可以肆意地照相,天上地下都可以。”馬超鷹說。
“鄉鎮吹哨、部門報到”:綜合執法守護碧水
“北有大金山,南有海子水庫。”這不僅是金海湖鎮命名的由來,更曾令金海湖人引以為傲。
但在一段時間裡,金海湖鎮的生態問題也是當地居民的一塊心病。
據金海湖鎮鎮長曹靜介紹,上世紀80年代,2萬畝的大金山是有名的金礦產區,在2000年金山關閉後仍有不法分子進行盜採。
針對這一問題,2017年,區委區政府將金海湖鎮率先作為試點,開展“雙安雙打”工作。
“為期117天的‘雙安雙打’工作,一是賦予我們鄉鎮絕對指揮權和領導權,另外,我們還建立了臨時黨支部,我們的16個部門進行了執法職能的下沉。”曹靜介紹,透過117天的專項行動,採用了賬單式執法、補位式執法、點位執法等執法模式,逐漸形成了“鄉鎮吹哨、部門報到”這一執法模式。
比起過去打電話反映問題,各部門執法難以形成合力,曹靜認為,“鄉鎮吹哨、部門報到”的模式明確了各執法部門的執法事項、權責清單,使得執法清晰有效。
除此之外,考核的樹立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視。“我們會對各部門進行打分:該來的來了沒有?來了有什麼執法效果?給出一個及時的反饋。到年終時,還要給這些部門做出評價。”曹靜說。
曾經,違規船隻、私搭亂建等亂象困擾著庫區,不僅埋下安全隱患,產生的各種生活垃圾還破壞了水庫的生態。
在吹哨報到的模式下,鄉鎮“吹”來了相關部門,綜合執法加大了庫區的綜合治理力度,使庫區的亂象得到有效治理。2018年,金海湖水質20年來首次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
“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曬碧水”“曬藍天”已逐漸成為平谷老百姓的一種生活習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