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徐志摩一生的,彷彿只有愛情兩個字。他的愛情來得濃烈,來得自由,為此他不惜拋下發妻張幼儀,也要去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林徽因和陸小曼。張幼儀作為一個被徐志摩嫌棄的女人,卻為他留下了唯一的血脈,取名為徐積鍇。
在徐積鍇的記憶中,對父親的印象幾近沒有,反而是母親的教育影響了他的一生。如今,103歲的徐積鍇依然健在,面對採訪,他說:“母親並不討厭林徽因和陸小曼,反而十分同情陸小曼。”對於情敵,張幼儀十分大度,就連徐積鍇都十分從容,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事還得從頭說起。
其母寬容則其子寬容
徐積鍇之所以一生平和從容,與母親張幼儀的教導息息相關。
張幼儀雖然生活坎坷,卻從未記恨過別人。即使在徐志摩不念舊情,決定同她離婚的時候,她也並未在兒子面前說過他一句壞話。就算是面對她婚姻的“破壞者”林徽因,她也沒有冷眼相對。
1955年,林徽因因為肺病即將走向生命的盡頭。她躺在床上虛弱地喘著氣,心裡卻掛念著一件事,於是託人請求與張幼儀母子見一面。張幼儀聽聞這個訊息後,並未有什麼太大的情緒起伏。面對這個昔日的情敵,她還是決定帶著兒子見她一面。
張幼儀和徐積鍇急匆匆地趕往醫院,看著蒼白著臉的林徽因,母子二人眼中閃過一絲同情。眼見著林徽因仔細地瞧著兩人,好像是要把他們的面容印在記憶裡。林徽因張著嘴,像是要說些什麼,但是虛弱的身體卻未能讓她把這些話說出口。
到底為什麼見面,母子二人也想不明白。或許是林徽因對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有所愧疚,又或者是她想看一眼徐志摩的孩子。母子二人沉默地來,又沉默地走去。不僅是張幼儀,徐積鍇對林徽因也沒有絲毫厭惡情緒。長輩之間的感情糾葛,從未牽扯到他的身上。他從母親身上學到的是寬容和平和。
他轉頭看著母親的面容,她有些失神,就連思緒好像也飄向了遠方。
徐志摩所瞧不上眼的張幼儀,並非是什麼鄉野俗人,反倒是出身於名門大戶。張家家底豐厚,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張幼儀作為家中的女兒,並未像封建社會的家族女子一樣,被裹上小腳。在二哥張君勱的勸阻下,母親放棄了給她纏腳的念頭,讓她自由長成了一個天真的女孩。
張幼儀的哥哥個個富有學識,在他們的影響下,張幼儀也對知識產生了嚮往。在她12歲的時候,她懇求母親讓她入讀蘇州第二女子師範學校,增長一下見識。一番軟磨硬泡後,她成功進入了學校學習知識。也許沒有嫁給徐志摩的話,她也能成長為一代才女。但是很快她就因為早婚不得不輟學,嫁入徐家。
徐志摩極具才華,家中的哥哥都對他十分賞識。在張幼儀的四哥張嘉璈從日本完成學業後,他回到國內擔任了浙江都督秘書,這才有機會在一次學堂視察中發現了徐志摩。張嘉璈對這個學生寄予了厚望,還親自修書一封到徐家,希望能夠結親。
徐志摩的父親自然是爽快地答應了,還回信說以此為幸。一旁的徐志摩卻不這麼想,他一邊唾棄著這種封建的婚姻制度,一邊又無法反抗這種封建行為。他把這一切的源頭歸咎到了即將到來的張幼儀身上,因為對她充滿了厭惡。
而另一邊的張幼儀,在得知哥哥為自己挑選的丈夫後,並沒有什麼排斥心理。她一向尊重崇拜哥哥們,受到哥哥賞識的人自然也不會差。在她滿心歡喜地等待成婚時,卻沒想到自己正因為這場婚姻受到了不可逆的傷害。
婚姻幻想,終究破滅
張幼儀所幻想的愛情,是循序漸進的。她想只要她成為了一個好妻子,丈夫總會愛上她的。
可惜事與願違,徐志摩一直對這場婚姻十分排斥,張幼儀對於他來說,就是一個從未謀面的陌生人。在他看到張幼儀的照片後,還不屑地說了句“土女子”,可見他對這個未過門的妻子十分厭惡。
此時的張幼儀嫁入徐家,不再接受教育,而徐志摩卻輾轉讀了好幾個大學。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他越發瞧不上自己這個封建的妻子,在他眼裡,張幼儀一直是個“小腳”的女人。他甚至都很少回家,只有寒暑假的時候,才不情不願地住在家裡,與張幼儀同床共枕。
不久後,張幼儀有了身孕。俗話說母憑子貴,但是這個孩子不但沒成為讓徐志摩回心轉意的理由,反而成了他遠走高飛的藉口。對於這個還未出世的孩子,徐志摩不聞不問。對於這個十月懷胎的妻子,他更是不理不睬。
徐志摩的心好似石頭一般堅硬,任憑張幼儀如何感化都沒有分毫挪動。有了孩子,對於徐志摩來說,就完成了家裡傳宗接代的任務。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往大洋彼岸,開啟他的新生活。起先因為父母的阻撓他未能去成,如今再沒了理由,他快馬加鞭地遠渡重洋,去了英國求學。
在家裡兩人關係就很冷淡,現在遠隔重洋,徐志摩更是忘記了這個妻子。張幼儀在家獨自撫養兒子,逐漸地對這場婚姻也開始感到失望。
張幼儀的二哥也得知了這件事,他建議讓張幼儀去海外與徐志摩團聚,增進夫妻二人的感情。徐家二老也同意了這件事,張幼儀很快就踏上了異國旅途。她站在船上的甲板上,一眼就看見了徐志摩。並非是他穿著出眾,而是因為他是這一群人中,唯一耷拉著臉的人。
可想而知她的到來打破了徐志摩的生活,此時的他正在狂熱地追求林徽因。在外他是笑臉盈盈的謙謙君子,回到家裡臉上就愁雲密佈。而林徽因也表明了絕不會成為小妾,因此他對這個妻子更加厭惡,滿腦子只想著離婚。
就在這時,他看見妻子高興地向他走來,告訴他自己懷孕了。徐志摩一聽,馬上說讓張幼儀把孩子打掉。丈夫如此無情的話讓張幼儀如墜冰窟,她掙扎道,打胎是很危險的一件事。誰料徐志摩卻以火車為例子,說道:“坐火車的人也可能會死,難不成大家都不坐了?”徐志摩一次又一次的傷害讓張幼儀對他越來越失望,她不再想著尋求丈夫的庇護,而是開始想著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一生。
從“小腳”到“西裝”
絕處逢生,這是遠在異國他鄉的張幼儀最真實的寫照。離開徐志摩後,她不再是他眼中的“小腳”女人,反而成了一位“西裝”女性。
徐志摩多次提了離婚後,張幼儀前去巴黎求助自己的哥哥,哥哥勸誡她一定不要打胎,後來她在德國的醫院產下了名叫彼得的小兒子。這時徐志摩又匆匆來到了德國,她心中忽然又有了一絲期待,誰知徐志摩開口便是要離婚,送來的“禮物”也是一封離婚通知書。
對於這段婚姻,張幼儀已經感覺很疲累了,她不想在這個泥潭中繼續掙扎了,於是利落地簽了自己的名字。她在德國重新撿起了自己丟掉的知識,獨立撫養兒子彼得,真正成長為了一名獨立女性。反觀徐志摩,在離婚後也依然沒有得到林徽因的青睞,能夠決絕地拋家棄子的人,想必林徽因也不敢與其成婚。
後來彼得不幸夭折,張幼儀在悲痛中離開德國,回國開始自己的事業。在彼得活著的那幾年,他也從未有過父愛,徐志摩一次也沒有來探望過。
回國後的張幼儀開始了新的人生征程,她在歷經磨難後,已經是一個堅忍能幹的女性了。她還憑藉自己的能力擔任了上海女子銀行的副總裁,甚至開了家服裝店。她深感沒有知識的痛苦,在工作之餘,還專門請人為自己講授國學知識。
離開徐志摩的張幼儀過得風生水起,而徐志摩還沉醉在溫柔鄉中,交往了交際花陸小曼。徐志摩不顧家中二老反對,堅持要迎娶陸小曼。兩人在北京舉行了婚禮,但是成婚後,陸小曼花錢大手大腳,徐志摩經常四處借錢來補缺生活開支。
張幼儀對兩個人的事也有所耳聞,但幾乎都是從二老口中聽到的負面訊息。有一次因為朋友的原因,三個人出現在同一飯桌上。看著自己曾經的丈夫與妻子甜甜蜜蜜,她並沒有對陸小曼充滿敵意,反而是為自己曾經的婚姻嘆了口氣。她並不討厭陸小曼,徐志摩和陸小曼的戀愛本來就與她沒有任何關係,她也不會將對婚姻的怨懟遷怒到陸小曼身上。
久而久之,張幼儀也到了暮年。對於這些曾經紛紛擾擾的關係,比起憤恨和怨懟,她選擇了寬容與理解。並且將這些美好的品質傳承給了下一代,作為徐志摩獨子的徐積鍇,從小與父親見面的次數就屈指可數。但母親的寬容平和影響了他,對於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他都沒有什麼怨恨之情,只是平淡地一笑而過。
年老的張幼儀在過了大半輩子後,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愛情,她嫁給了一位名叫蘇紀之的醫生,兩人在東京成婚後,攜手走過了幸福的最後二十年。
徐積鍇在母親的教育下成長為了一個很出色的人,他先後從事了土木工程與商業,定居在了美國。不得不說,孩子的言行宛如一面鏡子,再提起父親時,103歲的徐積鍇總是非常淡然。他的行為與精神也反映著母親張幼儀的行為,可見張幼儀起了一個良好的模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