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燃油車下降的大背景下,新能源(EV和PHEV)繼續上漲。1-7月新能源車批發量133.9萬輛,同比增長227.4%;7月批發24.6萬輛,同比增長202.9%。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史無前例的14.5%。而7月份中國品牌憑藉一波迅猛的新能源攻勢,市佔率高達45.6%,幾乎回到歷史峰值。
但是在7月新能源SUV車型排行榜中,日系品牌全軍覆沒,連前14名都沒有進去。而事實上,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日系純電車型,也不過是寥寥5款,分別是廣汽豐田C-HR EV、一汽豐田奕澤E進擎、廣汽本田VE-1、雷克薩斯UX 300e和東風日產軒逸·純電。
在雙積分政策的限制下,腳步緩慢的日系品牌在2022年很可能需要購買積分,或者依靠合資的中國品牌獲取積分。但這樣一來,不但會對品牌利潤產生影響,一旦市場被其他品牌佔領,日系品牌那就是丟了先機。即便如此,日系品牌還是不慌不忙嗎?
日企的目標,是針對本土市場而言的,其研發也大多建在國內。日本是個什麼地方?那可是一個極度缺乏能源的國家:缺油缺煤,太陽能也不夠,能源基本只能進口石油煤炭天然氣。自從福島事件之後,核能的“美好“祝願又被斬斷。在這種前提下,日本當然會更熱衷於搞小電池,比如HEV,它和EV最大的區別,莫過於前者用小電池。
而且,不同於中國,因為日本能源的缺乏,因而日本的能源費用也比國內要更貴。有統計資料指出,日本的電價是中國的3倍,在這種前提下,在日本推行純電動車型,似乎也不是什麼省錢的舉措。
所以,雖然日本有很好的電池技術(如松下等企業),卻缺乏電動汽車的研發動力。更何況在戰略上,日企和德企還有著完全不同的見解。和大眾“all in EV”的強大魄力不同,日企一直是以市場為主導,而並非是唯國家政策論。
大眾為什麼突然轉型純電領域,而且還是如此徹底的程度呢?原因就在於中美歐三大市場,都出現了針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鼓勵。參考國內的政策,在2017年經產省“汽車新時代戰略會議”上,指出在2018年達到150萬輛銷量的前提下,電驅汽車的國內普及目標需要達到2030年佔五至七成。
雖然經產省不能給車企下達什麼命令,也不能提供視窗指導,但各大車企大體上仍然按照這個“共識”做了各自的規劃。而中歐市場也有著類似的“EV市場大躍進”目標。因此,看清了政策走向的大眾就開始毅然決然地調轉發展方向了。
然而,在產品戰略上,日系堅持市場導向,而不是德系的國家戰略導向。因此,儘管日企也意識到了EV是潮流大勢,但在目前市場佔有率極低且日本國內能源缺乏的前提下,日系轉型的堅決程度依舊沒辦法和大眾等品牌相比。
以前在3C產業,就有“美國發明,歐洲量產,日本賺錢”的說法。豐田副社長寺詩茂樹曾承認豐田在純電上落後。但這不是認錯,而是表明豐田刻意走得慢,因為不想付出教育消費者、培育市場消費慣性的成本。
說白了,豐田就是想等著電動市場成熟了之後摘果子。在豐田看來,現在的電動市場儘管快速增長,但技術和消費心理上遠未成熟。乍看之下,這種做法好像非常雞賊,而且有一定的風險,萬一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加快,屆時的日企跟不上節奏怎麼辦?
但事實上,目前的新能源汽車看似發展很快,卻被電池容量、BMS和自動駕駛等多項技術限制。而且從整體來看,目前電動化幾乎是不賺錢的。EV意味著大電池,意味其佔據了汽車BOM(物料清單)價值的40%以上,價值鏈也隨之向上遊轉移。換而言之,最後車企白乾活,錢都讓上游的電池企業賺去了。因此,“雞賊”的日企當然不會入局。
而且,消費者眼下對充電、續航和價格上的抱怨,堅定了豐田的看法。豐田和大眾一樣,把解決問題的希望,寄託在固態電池上。區別在於,現階段的遊戲,大眾全情參與,而豐田則隨便拋幾個籌碼,應付了事。
但是固態電池雖然美好,但卻難以實現,至少2025年之前都不可能,所以不能排除豐田在刻意壓節奏。對於日企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固態電池並非主流,一旦燃料電池在長久的時間中佔領了市場,消費者很容易會形成消費慣性。屆時即便固態電池研發出來,日企又有什麼把握能夠把早已形成習慣的使用者“搶”過來呢?最終,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落在日企對機會的把握之中。
只要電動車戰略佈局仍在大筆燒錢,日系就有疑慮。他們認為最佳方案是:積極投資電池零部件、原料技術,佔領上游,在電動車產業佈局上繼續採取謹慎做法。關於這一點,參考豐田一直在場景化,概念化就可以知道。
當下的日系企業,在鋰電池電解液、隔膜、陽極技術和能密等技術指標上領先,但就是沒有形成強大的電池產業。這在短期內成為了日企“謀定後動”的底氣。但長遠來看,沒有連成體系的全系統優勢,很可能也會導致日企的戰術崩潰,從而導致戰略上的完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