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元+益生菌
益生元不能直接對機體起作用,而是作為益生菌的食物來源間接發揮生理功能,益生菌也必須要依靠益生元提供的能量才能發揮最大的生理價值。簡單來說,雖然它們對人體都有積極作用,但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有效提高人體的消化能力,調節腸道平衡。
目前已經有很多款嬰幼兒奶粉同時添加了益生元和益生菌,它們對調節胃腸道的微生物健康平衡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鈣+磷+維生素D
很多媽媽都注重給寶寶補鈣,但寶寶還是長得慢又不愛動,其實這可能是忽略了磷和維生素D的對應補充。
鈣、磷對人體骨骼發育都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情況下,人體中的鈣磷濃度相對恆定,大約為1.5:1~2:1,當其中一方的濃度過高或過低時,會影響另一方的吸收。同理,在給寶寶補充鈣磷時,如果能保持相對恆定的2:1攝入量,則會被人體最大化吸收利用。
除此之外,維生素D也是鈣、磷的“好朋友”,當體內維生素D不足會引起鈣磷代謝紊亂,成熟骨鈣化不全,產生佝僂病。因此對於寶寶的健康發育需求來說,不論是鈣、磷還是維生素D,單一攝入無法滿足人體需求,還需要注重其攝入比例。
媽媽們在選奶粉時,可以重點關注一下鈣磷比為1.5:1~2:1的奶粉,讓寶寶更加充分吸收奶粉中的鈣元素。
DHA+ARA
目前很多媽媽都注重給寶寶補充腦部營養素DHA和ARA,在選擇奶粉時也較為看重其含量。其實含量並不是越多越好,還應該注意科學比例,不平衡的比例不僅影響寶寶體內DHA、ARA的代謝水平,還會降低其作用效果,從而影響嬰幼兒的健康。
目前國家規定1段奶粉中如果添加了DHA,則至少要新增相同量的ARA。因此,考慮到脂肪酸的平衡,奶粉中DHA:ARA的比例最好達到1:1以上,最高可達1:2。
鐵+維生素C
通常胎兒時期積累的鐵可以支撐到寶寶6個月,6個月之後隨著寶寶對鐵的需求量提升,家長需要給寶寶強化鐵元素的補充。但是有了足量的鐵元素攝入,寶寶就不會缺鐵了嗎?其實也不盡然,補得多不一定吸收好,想要鐵元素吸收好,還少不了維生素C的作用。
日常攝入的瘦肉、動物內臟、蛋黃等膳食中的鐵多為三價鐵,不易被人體吸收,但維生素C可以將高價鐵轉化為二價鐵,使鐵的吸收率提高4倍以上[1],充分被人體利用。目前嬰幼兒奶粉中一般都添加了鐵和維生素C,不僅為寶寶健康成長提供了必需營養素,其營養結構也較為科學合理。
乳鐵蛋白+益生菌+核苷酸
“乳鐵蛋白+益生菌+核苷酸”被譽為“免疫力金三角”,它們屬於人體重要營養素。
乳鐵蛋白透過奪取有害微生物所需的鐵元素,或者直接抑制病原菌的生長,並促進益生菌乳酸桿菌及雙歧桿菌的增殖,來增強免疫;益生菌主要作用於腸道,透過與病菌競爭資源,調節微生態平衡,從而促進腸道健康;核苷酸主要是透過參與人體代謝,維持細胞和體液的免疫應答,從而促進嬰幼兒免疫系統的發育。三者在人體免疫方面互相配合,對嬰幼兒免疫系統構建具有積極作用,媽媽們在選奶粉時可以重點關注這3個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