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內容我們瞭解到“思維”的形態和發展規律,是從動作思維到形象思維,再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
人類最初的思維,來自於嬰幼兒時期,是透過各種活動,比如摸爬滾打,來感知事物的存在。慢慢地,隨著寶寶成長髮育中對生活經驗的積累,腦海中會儲存很多鮮明的事物的形象,比如當寶寶想吃蘋果的時候,腦海中會浮現出蘋果的樣子。再後來,隨著這些鮮明形象的積累,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寶寶逐步可以理解那些超出具體形象本身的概念,比如“遠近”、“規矩”、“幸福”。
抽象思維能力是智力最重要的構成成分之一,這項思維品質關乎每個人的社交能力、生活質量和社會成就,因此,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發展兒童的抽象思維能力並非是讓孩子認識多少字、背多少首詩,或者做多難的計算題,而是根據兒童的思維發展特點,對其抽象思維能力進行培養。
0~1歲階段:“直觀動作思維”萌芽
這個階段的孩子透過爬行、翻滾、彈跳等動作來認識世界,確認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於世界上。透過這些動作,開始有了順序的概念,而且他們很快還會發現順序是可以隨著自己的意願發生改變的,比如,按一下開關,燈會亮;上樓梯時沒有邁到上一級臺階,會摔倒。一些擔心孩子磕碰的家長,看到孩子跌倒了往往很心疼,總想扶起來,但其實對孩子來說,“爬”這個動作對他們的個體發育是有著重要意義的,他們需要透過“爬”這個動作來訓練肢體的協調性,還可不斷地加深孩子對時間和次序等抽象事物的理解。
當孩子處於這個階段時,家長要給寶寶提供一個安全的活動空間,讓他盡情地透過翻滾、摸爬、彈跳等動作展開充分的自我探索。
2~3歲階段:仍以“直觀動作思維”為主,逐漸向“形象思維”發展
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學習如何將不同的事物進行歸納和分類。家長選擇的事物往往是孩子最熟悉和最感興趣的,如要求孩子將畫有大狗、小狗、黑狗、白狗、花狗的圖片從許多混在一起的圖片中選出來,歸納出它們的共性,即都是狗;或者要求孩子將畫有蘿蔔、辣椒、豆莢的圖片從許多混在一起的圖片中選出來,歸納出它們的共性,即都是蔬菜。在此基礎上,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進行進一步的抽象思維的訓練,即從各種不同的狗或蔬菜的圖片中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點,如大小、顏色、形狀等。
3~6歲階段:“形象思維”佔優勢,但還缺少立體感和空間感。
這也是為什麼用數字加減,孩子反應不過來,但要是用火柴棒來計算舉例,孩子就很容易理解。
3歲以上的寶寶,已經能夠認識、理解很多事物,可以基本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了!在肢體發育上,也能夠獨立完成很多運動、擁有一定的精細動作能力。在這個時期,對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就不能僅僅停留在讓他知道自己當下的動作是在做什麼;而是讓寶寶可以自己獨立思考、探索,或透過線索、獨立分析、解決問題,並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實踐的整個過程和想法。
這個階段,家長要注意增加孩子的經驗,豐富孩子的詞彙,多給孩子動手的機會,讓他們積累足夠多的形象化經驗,並將生活經驗和思維關聯起來,促進下一階段的思維發展。
6歲+階段:孩子的思維發展與培養
進入“抽象邏輯思維”提升期。在這一時期要培養孩子正確的思維程式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比如,一隻狗有4條腿,兩隻狗有8條腿,三隻狗有多少條腿?像這些問題,就是屬於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題。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不要給孩子現成的答案。
對於孩子說的話,家長都可以多問幾個“為什麼”,讓他逐漸學會準確用詞、思維清晰、理解到位,逐漸讓孩子的表達向著鮮明、生動的方向發展。
在這類探索的過程中,家長不要急於讓遇到問題的孩子說出答案,而要引導孩子多想幾種方案,尋找“最優解”。比如,從A地去往B地,哪種方式耗時最短。此外,還要擴大孩子的視野,如帶他去聽音樂、看畫展、做手工,培養孩子旺盛的求知慾和創造力,讓思維能力協調發展。
邏輯思維相對我們平時熟悉的閱讀、運算等具體學科知識,更加抽象,很難理解把握。以下三點家長們一定要牢記:
1、知識是點,邏輯思維把知識點連成了線。
2、家長是孩子邏輯思維的首席教練。
3、想要邏輯思維強,平時練習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