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手機邁入智慧化時代,各個廠商間的硬體比拼就像一場持續了十幾年的競賽,從最初的單核CPU+256M記憶體到現在的八核+16GB記憶體,好像這場比賽永遠沒有終點線,蘋果更是在處理器效能上長期保持著對安卓陣營兩年以上的領先。除了效能,近幾年廠商們在影像系統、螢幕素質等方面的角逐也相當激烈,畢竟消費者的需求是多維度的。
不過這些競爭都是聚焦在智慧手機這個單品上,想要開拓更大的市場,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單品擴充套件成一系列產品組成的生態圈,這種做法對果粉來說再熟悉不過了,畢竟很多果粉選擇蘋果產品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iPhone不單單只是一臺功能強大的手機,它還可以無縫地和蘋果旗下的各種產品聯動,給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便利。但除了蘋果之外,國產廠商也開始在逐步耕耘自己的硬體生態圈,今天我們不妨來梳理一下,在2021年,除了蘋果之外,還有哪些比較完善的產品生態以及哪家廠商的產品生態是更適合你的。
無論爭議有多大,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華為旗下以鴻蒙系統為基礎構成的生態可能是市面上除了蘋果以外你能買到最成熟的方案,雖然新旗艦遲遲不見蹤影,但華為自去年開始已經給上億臺華為手機推送了鴻蒙系統更新,出廠搭載鴻蒙系統的平板、電視、音箱等裝置也陸續推出,華為透過一套叫做“流轉”的方案,使不同形態的鴻蒙裝置之間可以共享檔案、音訊、影片以及配合協作,比如你可以把手機看的短影片無縫流轉到華為平板上,如果想要更大螢幕就流轉到華為智慧屏,同時還可以把音訊部分流轉到華為Sound音箱獲得最好的音畫體驗。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體驗已經是市面上獨一無二的絕活,那華為和自家電腦產品之間的聯動會更讓你瞠目結舌,前面的裝置聯動還是基於鴻蒙系統,而華為的電腦和市面上的電腦一樣是基於Windows系統的,就在這樣的隔閡之下,華為開發出了一套多屏協同系統,讓華為手機、華為平板可以無縫連線到華為電腦,在上面直接操作手機的各個APP,進行資料互動,如果是與平板協同,則可以把平板當作電腦的副螢幕,滑鼠可以在兩者之間自由切換,甚至可以自動感知彼此的相對位置。毫不誇張地說華為的這套生態是目前市面上協同工作體驗最好的,哪怕面對蘋果的iCloud、接力和隔空投送也不落下風,畢竟你很難在MacBook上直接存取iPhone上的檔案,而iPad OS上通用控制甚至到了正式版也還沒推出,比較遺憾的是這些協同侷限於華為產品之間,哪怕與Windows筆記本的協同也必須是華為的筆記本。
提到微軟可能有人會疑惑,微軟不是早就不做手機了嗎,還談什麼全家桶,沒錯,微軟是不賣手機,甚至它家官方surface電腦也只有極少人使用,但並不妨礙微軟構建自家的生態系統,原因就在於微軟那幾乎無孔不入的軟體服務,Office 365、edge瀏覽器、one drive雲盤,你可能並不一定買過微軟家的硬體,但上述這些服務你大機率會用到,而微軟的戰略就是讓儘可能多的智慧裝置使用它們的軟體服務。
從最佳安卓/iOS開發商這句調侃的玩笑話就可以看出微軟的戰略思想,硬體裝置終究是靠軟體來工作的,如果所有的智慧裝置的使用者都依賴微軟的服務,那用的是不是微軟的手機和電腦又有什麼關係呢,還能省去硬體研發、銷售、維護等各個方面的問題,而市場也證明了微軟戰略的前瞻性,儘管手機早就涼涼,電腦賣著圖一樂,但這絲毫不妨礙微軟常年保持全球前三的市值,從這點看,哪怕是蘋果也恐怕難以望其項背,畢竟哪天iPhone、Mac不能用了可以換安卓,但如果Windows系統和微軟服務沒得用了那就不是一時之間能找到合適替代品的了,何況這套服務還是橫跨各類硬體、各種作業系統的。
3、小米全家桶
小米今年重新撿回了平板產品線,釋出了小米平板5系列,客觀來說對比蘋果、華為,小米平板和小米手機、小米筆記本之間的聯動基本就是沒有聯動,儘管MIUI12.5 for pad煥然一新,也加入了許多針對商務辦公場景的功能,但本身卻是一座孤島,小米手機和小米筆記本之間的MIUI+多屏協同和華為相比也相形見絀。
不過小米生態的強勢之處在於智慧家居,僅需兩三萬元,你就可以享受透過米家生態鏈產品搭建的全屋智慧體驗,依靠小愛同學和米家APP遠端操控家裡的各種電器,如果花上一些時間建立各種情景模式,你甚至可以享受到低配版的鋼鐵俠居家體驗。
把這兩家放一起講是因為OV兩兄弟在手機、平板、電腦三大件的生態搭建上都還是起步階段,別說持續更新的產品線了,甚至連三大件都沒湊齊,OPPO今年才透過旗下子品牌realme釋出了筆記本產品,VIVO則只是傳言有平板產品即將上市。雖然硬體產品還不齊全,但OV兩家的基礎優勢也不可小覷,而且從還沒正式推送的Color OS12上我們可以看到OPPO選擇的是更開放的戰略,據稱80%的膝上型電腦都可以透過安裝跨屏互聯應用實現和搭載Color OS12系統的手機進行類似華為多屏協同的操作,如果正式釋出時真的有這麼高的相容性,那對比華為小米也是有很大優勢的,畢竟很多使用者並不會為了一個協同功能去換一臺新電腦。
透過對各家廠商現有的軟硬體生態進行大致的剖析後我們可以看出它們都有各自的特點,今後我們買手機也可能不再只考慮單品,是根據自己現有產品進行單品搭配還是全部替換會是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不知道大夥兒對廠商們的圈地運動是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