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手機上的無線充電,機哥不得不說這兩年的普及速度真的太快了。
就拿國產品牌來說,不僅主流的家家都有支援無線充電的手機。
就連功率也有很多家都堆到了最高的50W級別,在速度方面已經追上很多手機的有線充電。
但是,機哥又要說但是咯。
無線充電這技術吧,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對它兩極分化的聲音就一直沒停過。
對於喜歡的人來說,無線充電極大地滿足了上班、開車等場景的碎片化充電需求,是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
但對於一些不喜歡無線充電的使用者來說,這功能反而有點雞肋。
究其原因,也是因為它脫離了充電線,卻又沒脫離充電板的充電方式。
不過,無論是支援的也好、反對的也罷,機哥發現,其實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景。
那就是:隔空充電。
其中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今年1月底的時候,小米釋出那個自研「隔空充電技術」。
所謂的隔空充電,簡單點說就是可以讓手機完全脫離充電線和充電板,實現真·無線充電。
但是咯,估計應該有很多人已經忘了,就在當時小米官宣的當天,還有另一家廠商也釋出了類似的「隔空充電技術」。
它就是摩托羅拉。
而且摩托羅拉還是選擇了在小米之前,截胡官宣了這項技術。
只不過因為從當時摩托羅拉展示的成果來看,充電範圍較小、限制較多等原因,看起來確實要比小米的差點意思。
So,很快它就被大家所遺忘。
不過嚯,雖然摩托羅拉的「隔空充電技術」,第一次展示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
但是在時隔 8 個多月之後,摩托羅拉再次又帶著新技術,殺回來辣。
就在前段時間,摩托羅拉手機官微宣佈:新一代摩托羅拉隔空充電技術正式亮相。
從摩托羅拉官方的介紹,以及公佈的演示影片來看,摩托羅拉的這個新技術,確實要比前一代有了比較多的進步。
舉個栗子,在新的充電發射器上面,這次就擁有 1600 根天線組成的相位陣列。
好傢伙,機哥記得之前小米那個才 144 根天線,沒想到這麼快已經卷到 1600 根了。。
裝置的升級,也讓充電的體驗相比前代要提升不少。
比如,支援主動探測、自動充電,只要進入相應的範圍內,手機就會自動進行充電。
在之前摩托羅拉的第一代技術上,一旦有東西遮擋,充電過程就會斷開。
在新技術上,這個問題也被改進,即使有其他東西遮擋住依然能進行充電。
包括之前必須指定電源位置的限制,也終於被幹掉。
無論是手持,還是裝在兜裡都能進行充電,支援最高3米100º的範圍。
另外,這次也支援更多的裝置同時充電了,最高可支援4臺手機。
至於很有網友關心的安全性問題,摩托羅拉也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摩托羅拉在隔空充電的發射器中,內建了「生物監測技術」。
一旦識別到人體,就會自動避開/停止遮擋部分的充電波束。
簡單點說,這個充電波束不會直接發射到人體身上,所以不用擔心是否輻射之類的問題。
關於「隔空充電技術」,過去機哥也曾在小米釋出那個技術時,用一篇文章給機友們掰扯過其中的原理。
從摩托羅拉剛剛公佈的這個新技術來看,也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打磨升級。
其實拋開摩托羅拉的新技術,到底比小米的強了多少不談。
機哥最大的感覺是,之前看起來還很遙遠的「隔空充電技術」,現在似乎真的有眉目了起來。
畢竟,在之前它剛剛面世那會,大家雖然覺得炫酷,但提到真正量產實現,其實大部分人還是會覺得應該還挺遙遠的。
一方面是,從摩托羅拉前後公佈的兩套方案可以看出,這項技術目前的發展速度還真挺快的。
而另一方面呢,也是在研究這項技術的廠家,遠遠不只摩托羅拉和小米兩家。
像是充電大廠OPPO,也曾經在今年的上海 MWC 上,展示了同樣支援隔空充電的OPPO X 2021 卷軸屏手機。
在功率方面,當時那款手機已經能實現到7.5W。
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華為也有一項關於「隔空充電技術」的專利得到公開。
從專利的介紹來看,也和目前小米摩托那些大差不差。
而說到最早就傳出在搞「隔空充電技術」,還要屬國際大廠三星。
早在2018年,三星就曾公開過相關的專利。
據三星的當時的設想,也是希望能實現讓使用者在房間裡,拿著手機或平板就能直接充電。
雖然三星這幾年逐漸沒了後續,但按照三星的風格,可能下一次公開就是量產的時候了。
除了手機,機哥最近也發現,類似的「隔空充電技術」在其他領域也有了新的進展。
上個月底,發表在NatureElectronics上的一篇論文,就報告了一種無線供電傳輸技術。
根據論文介紹,研究人員基於多模式的準腔共振方式,將可以提供房間級的無線電源傳輸。
在3m×3m×2m的測試室中,可實現超過 37.1% 的供電效率。
並且,在保證安全準則的情況下,將有50W的功率能被傳輸到移動接收器中,比如手機、風扇、檯燈等。
(來源:Nature Electronics)
包括在安全性方面,研究人員也以一個1米88的人體模型進行了全方位的測試,最終得出的結果也是符合標準的。
此外,他們也表示,這項技術將有望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場景中,如工廠等。
所以咯,不單單是手機,就算是家裡各種大大小小的電器,科學家們也一直在設想能實現脫離線材進行供電。
再說回我們手機上的「隔空充電技術」。
機哥覺得,第一款能量產實現這個功能的手機,也許真的距離我們不會太久了。
功率其實也不用太高,如果能達到15W左右級別,那也能算得上是非常未來的充電方式。
到那時候,如果手機廠商們再說:這回我們將不附贈充電頭和充電線。
那可能才是真的為了環保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