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英 蒲勝坤 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
不少人在身體有點症狀的時候,都會先習慣上網搜一下,可經常是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而因為搜症狀,也鬧出過不少笑話,此前有報道,一男子雙手突然變黑,自己上網查詢資料,給他的建議是血栓。去醫院檢查,醫生說他這個可能不是血栓,因為指側的面板都是正常的,然後讓他去洗了2次手……然後醫生給的診斷是:發現雙手變色半天,褲子脫色所致。
相較於這名男子的遭遇,宜賓的楊女士可要幸運得多,近日,她也在網上搜查自己病情的相關科普影片,這一搜不得了,順利解決了困擾她十年的大問題。
患病十年 逐漸孤僻
原來,楊女士在十年前無明顯原因出現了左側眼部肌肉不能控制的眨眼、抽搐……剛開始症狀較輕,楊女士並沒有重視,隨著時間推移,楊女士症狀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最後整個左側面部肌肉都出現了不自主抽搐,左側眼裂明顯較右側變窄,左臉較右側明顯變小,在當地醫院診斷為面肌痙攣。
這十年間,楊女士嘗試過針灸、理療、打肉毒素等多種治療,均未徹底治癒,症狀還越來越重,嚴重影響工作生活。楊女士原本性格開朗、活潑,喜歡照相、交際,就因為面肌痙攣,她逐漸變得孤僻,沒事就宅在家裡,不願再出門。
網上查病 解決問題
一次偶然的機會,楊女士在網上搜索到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神經外科閔雪峰醫生髮布的面肌痙攣科普影片,於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閔雪峰醫生接診後,立即為楊女士完善了相關檢查。磁共振(MRI)檢查結果顯示左側面神經被基底動脈壓迫,面神經側方擴散電生理監測也是陽性的,確診是血管因素導致的面肌痙攣,當即建議透過微創開顱面神經微血管減壓術(MVD)治療徹底根治。
“要開顱做手術治療呀!”,楊女士心裡忐忑不安,好在經過閔雪峰耐心解釋後,楊女士接受了手術治療。
2021年9月3日,一切術前準備就緒後,神經外科副主任張明偉副教授團隊順利為楊女士實施了微創開顱面神經微血管減壓術(MVD)。手術切口僅3cm長,用時僅1小時,出血不足50ml,術後當天,楊女士面部抽搐症狀消失,5天后康復出院。
面肌痙攣知多少?
醫學指導: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張明偉副教授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俗稱扯眼),表現為一側面部不自主、陣發性抽搐,間歇期正常。多起於上、下眼瞼,緩慢進展,逐漸向面頰擴充套件致一側面部所致肌肉,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徵,很少自愈。需要與梅解綜合徵鑑別。面肌痙攣的病理機制為血管壓迫面神經、橋小腦區的佔位性病變、遺傳因素等均可導致,可因疲倦、精神緊張及自主運動等而加重。面肌痙攣多發生在中年後,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
目前微創開顱面神經微血管減壓術(MVD)是治療面肌痙攣的首選方法,術中將責任血管推離面神經,其間隔以tefflon墊片墊開,達到減壓目的,該手術也是治療原發性面肌痙攣效果最可靠、療效持久的方法。原發性面肌痙攣是神經外科可以治癒的功能性疾病。
創開顱面神經微血管減壓術(MVD)優勢:
1、創傷小,耳後髮際線內3cm的豎切口,不影響美觀;
2、安全性好,由於現代技術裝置發展更新,及手術技術成熟,術後極少面癱可能,即使出現也屬於一過性的,短時間即可恢復;
3、治癒率高:治癒率約為70%-94.7%,有效率高達87.5%-99.3%;
4、複發率低,約為2.4%。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