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價值,並非全部價值
“工作忙,我無暇顧家”
“分工不同,我只負責掙錢”
這是好多家庭經濟支柱的自我設定
一個人擁有家庭的人,只擁有“經濟支柱”這一側面就夠了?
所謂“工作”,並非只有工作本身
陪伴、教育和親情也都是“工作”的一部分
你也許要說,我天天996,你還讓我顧家?還嫌我不夠累嗎!
然而,單單以經濟來供饋家庭,待我們需要家庭時,家庭也只會以經濟來打發我們
我們不光要有工作這個“行為價值”,還要努力證明自己作為家庭成員的“存在價值”
從這個角度看,陪伴家人,是提前交納一份情感社保,最終為的還是自己
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應該合理評估自身狀況,正確投入精力
年輕時,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投入到工作而不是沉醉於過小日子
到了一定年齡,如果你有著極其出眾的工作價值,繼續將重心放在工作上,無可厚非
若是你更需要工作,而並非工作更需要你
若你只是單位的一棵草,但卻是家庭的一棵樹
你就該考慮把重心轉向家庭,而不是硬著頭皮去做一個不受職場待見的中年人
畢竟此時的你,創造的社會價值增量,無法抵償家庭由於缺乏你的照顧而產生的社會負擔
家庭問題由自己解決,比藉助社會公共資源來解決,更直接,也更有效益
哪怕收入稍微降低,但能更多的照顧家庭,對於中年人來說也是划算的
畢竟當老婆抱怨時,一個擁抱比在電話中安慰半天要有效的多
每天半小時的輔導,比周末把孩子送進形形色色的培訓班要划算的多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一個企業逼得中年職工無暇顧家,哪怕工資開得再高,也是沒有社會責任感的表現
年輕人選擇不婚不育甚至躺平,更是眾多“企業家”們參與炮製的惡果
至少,他們不該還有臉跳出來嗶嗶
而我們作為打工人,更不應該被洗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