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四種精神境界,如何達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講了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生動形象又很有啟發,今天我們來聊一聊。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列子·黃帝篇》,今天我們介紹,一個人精神境界的四個層次,或者說四個階段。這裡是列子和尹生的一個故事,故事的一開始講的是,列子以老商氏為老師,跟伯高子做朋友,列子從他們那裡學到了很多本領,於是就回來。不久尹生聽說列子很有本事,就搬過來和列子住,想從列子這裡學本事,然後尹生和列子請教了十幾次,列子都沒有理他,尹生覺得很鬱悶,於是就搬走了。離開列子之後,尹生回家還是不甘心,過了幾個月,又跑來請教列子。列子就問他,你怎麼總是跑來跑去呢,尹生說,之前我想向您請教,但是您不願意賜教,我覺得很生氣就回去了,現在幾個月過去了,我氣也消了,於是又回來向您請教。
列子說,原來你是這淺薄的人,你坐下來,我來告訴你,我是怎麼從老師那裡學本事的。列子說,一開始我以老商氏為師,以伯高子為友的時候,我一開始我心裡面一直不敢計較是非得失,嘴上也不敢亂說,對任何事情妄加評論,就這樣過了三年,老師才才斜著眼睛看我一眼。這是一個階段,列子稱之為:“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
列子接著說,五年後,我心裡面開始有了是非觀念,開始計較是非,嘴上也會開始談論厲害關係,這個時候老師才開始對我展露笑容。這是第二個階段,列子稱之為:“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
列子接著說,七年之後,我的心可以隨心所欲地思考了,卻發現沒什麼是非值得計較,我也可以放開口舌說話了,但反而發現沒什麼利害值得討論,這個時候,老師才讓我和他在一起並排席地而坐。這是第三個階段:列子稱之為:“從心之所念,庚無是非,從口之所言,庚無利害”。
然後九年之後,列子說,我終於放縱自己的心靈去思考,去計較,放縱自己的口舌去談論,這個時候,我已經不清楚什麼是非得失,利害關係了。我甚至不知道老商氏是我的老師,也不清楚伯高子是我的好友,這個時候,我的內心與外界的界限已經不存在了。這是第四個階段,列子稱之為:“橫心之所念,橫口之所言”。
列子說,從此以後,我的眼睛如同耳朵一樣,耳朵如同鼻子一樣,鼻子如同嘴巴一樣,五官變得完全沒有區別。精神集中,形體消散,身體與自然相融,成為一體。於是,身體所倚靠的物件,我無法感知,雙腳所踏之處,我也無法感知。我隨風四處飄蕩,猶如一片樹葉或是乾燥的皮殼子。這樣一來,也不知道究竟是風駕馭著我呢?還是我乘著風?現在你在我的門下只待了這麼短的時間,就再三地心生不滿,這哪是求學的心態。尹生聽完列子的一席話之後,非常羞愧,大氣都不敢出,更加不敢再開口說話了。
列子這裡講了我們求知的四個階段,也講了一個人精神境界的四種狀態,我們來總結一下。
第一階段是:“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這個階段,是一種完全無知的狀態,就好像一個新人到公司一樣,覺得自己什麼不懂,於是不開隨便開口說話,心態也非常謙卑,處處小心謹慎,對什麼事情不敢妄作評論。
第二階段是:“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這個階段,已經開始有一定認知了,能對事物進行是非厲害的評判,這個階段也開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並且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心裡面有是非觀念,嘴上能論證厲害得失,這個時候,老師才對列子露出了笑容。
第三階段:“從心之所念,庚無是非,從口之所言,庚無利害”,這個階段,列子已經自己覺得自己對是非曲直,利害得失很瞭解了。庚無是非,庚無利害,也就是說,能夠對事情的是非曲直,厲害關係分析得很透徹了,換句話說,在理性思辨能力上,已經具有很高的水平的。這個時候,列子的老師才跟他席地而坐,坐而論道。
第四階段,也就是最高的境界,列子稱之為:“橫心之所念,橫口之所言”,心裡面已經沒有是非曲直的觀念,也沒有厲害得失之心,甚至也打破了師生和朋友的關係,而這個時候,才是一個人境界最高的時候。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來自於感知。列子說,這個時候,甚至已經忘記了自我,把自我融入到自然之中,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反而能更深刻地體會事情的變化。在之前的三個階段,是一個從無知到有知的過程,而最後一個階段,又從有知回到了無知。
為什麼這種境界才是最高階的境界呢?我舉一個例子,你把自己想象成為一條魚,如果這條魚很聰明的話,它對水可能有很多深刻的認識,透過對水的研究,可以獲得對水的構成,水的作用和水的價值等很多的知識,但真正讓魚懂得水的本質的瞬間,是把魚放入水的那一刻,唯有把自身融入其中,忘記自己和水的這種對立關係,全然地去感知水的存在,這個時候,魚才真正明白什麼是水,而慢慢地魚會忘記水的存在,就像莊子說:“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把真正融入其中,忘記是非,厲害的對立關係,你才能真正領悟水的意義,然後忘記水的存在。
列子說:“橫心之所念,橫口之所言”就是這種境界,列子說,9年之後,他已經忘記是非得失,忘記了利害關係,甚至忘記了老師和朋友的的關係,忘記自身的存在,把自己融入了自然,列子說:“心凝形釋,骨肉都融;不覺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隨風東西,猶木葉幹殼。”,這個時候我的精神集中,形體消散,身體與自然相融,成為一體。這個時候我在風中,我不知道究竟是風駕馭著我,還是我乘著風,列子描述得非常有詩意,就像莊子說:不知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一樣。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
把自己融入自然,去感知世界的本質,這才最高的境界,在著名的《菜根譚》裡面說:“魚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鳥乘風飛而不知有風”,莊子說:“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都體現了類似的境界。把自己融入自然,就可以體會天道,這個思想,其實和儒家思想家孟子的“心性論”也是類似的。
孟子在著名的《盡心篇》中提出了著名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孟子認識論的三個階段:盡心,知性,知天。孟子說,充分展開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覺知人的本性,覺知了人的本性,其實就領悟了天道。為什麼“知其性,則知天”呢?因為知性就是知天,你的本心已經融入了天性,是天性的一部分,所以,這個時候,知性和知天是一回事,就像魚兒在大海,就是大海的一部分一樣。
孟子說,從心開始,可以透過盡心,知性,就可以到達領悟天道的境界。換句話說,孟子認為,要人生天道,並不需要什麼藉助於外在的東西,透過人的本心就可以,透過盡心,知性,就可以另外天道,這是不是有點“陸王心學”的味道。其實後來的陸王心學,就是在孟子這個思路上具體展開的。之前我們介紹孟子思想的時候具體講過。
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其實和道家思想領悟天道的思路是一樣的。這種狀態,就像一個人全情投入於一件事,然後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感覺不到時間流逝一樣。我們常常說“躬身入局”,“知行合一”,只有身處其中,你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才能領悟事物的本質。胡塞爾現象學提倡“回到事情本身”,胡塞爾透過本質還原和先驗還原,讓我們回到純粹意識的領域去把握事物的本質,這和列子說的“橫心之所念,橫口之所言”,莊子說的“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其實有類似的意境。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我們下一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