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迅速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中醫藥配合西醫治療發揮了大作用。”提起自己確診乳腺癌以來的看病經歷,市民郭女士頗為感慨。
中西醫協同治療讓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去年4月,郭女士無意間發現左側乳房包塊,其餘未感明顯異常。隨後到當地醫院就診後,醫生建議完善檢查系統治療。為了尋求更好的治療方案,在朋友介紹下,郭女士來到雲南省中醫醫院(雲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外科乳腺門診就診。
檢查後,雲南省中醫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黃敏發現患者左乳能摸到4釐米*3釐米大小的包塊,表面高低不平,活動度差。完善檢查後行穿刺活檢提示左乳惡性葉狀腫瘤。
隨後,黃敏邀請了雲南省腫瘤醫院乳腺科專家團隊進行會診,並制定了手術方案,為郭女士進行了手術。在郭女士圍手術期,黃敏充分發揮中醫藥治療乳腺癌的優勢,以整體與區域性相結合、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扶正與祛邪相結合的原則,重視乳腺癌分時期、分階段治療,強調心理疏導、補益氣血、益氣健脾。由於發現及時,治療規範,目前郭女士恢復情況良好,很快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當中。
中醫治療更多體現在術後調理
黃敏說:“近年來,隨著中西醫的融會貫通和對乳腺癌疾病的認識進展,中醫與西醫都努力發揮各自的特點。有機的將二者結合起來,是提高治癒率、延長患者生命、減少治療副作用的一條捷徑。”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更多的乳腺癌患者獲得了較早期的診斷,治療也使用了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以及基因靶向治療等現代醫學的手段。因此,現階段乳腺癌的治療更應該是一種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中醫在乳腺癌西醫治療的不同階段全程參與。
“在中西醫協同作戰的這個過程中,西醫更像‘排頭兵’,衝鋒在前清除病灶、消滅癌細胞。但術後的併發症,以及放療、化療的副作用會損害患者免疫機能,影響生活質量,這時就需要中醫藥在保證生存質量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其減輕放療、化療的毒副反應,提高病人生命質量,有效地控制轉移複查,延長生存期,減輕患者自覺症狀、穩定病的優勢。”黃敏介紹,歷代中醫文獻稱乳腺癌為 “乳巖”“石癰”等,並積累了大量的臨證經驗。主要原則是“平衡陰陽,調和臟腑、扶正祛邪”,就是提高機體自身的免疫力,獲得更好的抗病能力,去除體內的病邪,是人體達到一種平衡狀態。
中醫藥參與乳腺癌術後調理,共分為4個階段。在手術後治療階段,中醫以抑癌扶正為原則,緩解手術、麻醉藥物等對患者的損傷,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促進康復;在放療階段,中醫以益氣養陰為原則,減少放療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化療、靶向治療階段,中醫以益氣健脾為原則,緩解化療的副作用,提高患者對化療或靶向治療的耐受性。在鞏固期,中醫以治脾為先、疏肝為要、補腎為本為原則,改善內分泌治療、抗HER2靶向治療的副作用。
去除這些高危因素很重要
中醫認為“乳房屬胃,乳頭屬肝”、“女子以肝為先天”,情志不暢,肝失條達,鬱久而氣血瘀滯;脾傷則運化失常,痰濁內生;痰瘀互結於乳房則成乳癌。乳癌治療過程中,任何不良情志變化均可加速疾病進展。
中醫學把人體的機能活動及其抗禦外邪入侵和清除有害因素的作用總稱為“正氣”,其中就包括人體的免疫功能,是腫瘤發生的重要內在因素。免疫系統的功能變與腫瘤患者預後呈正相關。負面情緒刺激則影響內分泌和免疫會降低患者自身免疫力。
中醫可透過疏肝理氣,來改善機體狀態,也是中醫“治未病”理念的體現。圍絕經期是國內女性乳腺癌發病的最高峰,可能和更年期女性更容易伴隨抑鬱、焦慮的狀態有關,應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與合理的中醫干預。
“中醫治療乳腺癌不僅僅是藥物的應用,生活方式的調攝同樣重要。”黃敏提醒,例如春天注重疏肝氣,夏天注重清心火,秋天注重潤肺燥,冬天注重填腎精。同時,保持適當的運動,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控制高脂肪、高熱量食物也十分重要。乳腺癌和情緒有關,長期抑鬱焦慮、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都是乳腺癌的誘發因素,這些因素也需要避免和改善。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曉莉
編輯: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