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膾炙人口的《水滸傳》,將宋徽宗統治末年發生的一場農民起義描寫得淋漓盡致。書中人物刻畫生動形象,故事情節驚險感人,長期以來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被稱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然而,這部鉅著的作者究竟是誰,卻是一個值得推敲的問題。
作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現在流行的各種《水滸傳》版本上作者的名字都有“施耐庵”這三個字,那麼,《水滸傳》真的施耐庵寫的嗎?這個施耐庵是什麼人,他又為什麼要寫《水滸傳》?
最早提出施耐庵是《水滸傳》作者的人,是明代的胡應麟,許多後人的著作都採用了這種說法。
施耐庵(1296~1371),字耐庵,號子安,江蘇興化人。他是中國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文學家,據說他才華橫溢,對所讀之書過目不忘。
當時,民間的說書藝人很多,從小就十分喜歡聽書的施耐庵,在那些妙趣橫生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中學習到了不少道理。尤其是在那些充斥了民間英雄揭竿而起、反抗暴政的故事中,施耐庵明白了官逼民反,決心長大之後做一個好官,造福一方百姓。
但是,志向遠大、學問出眾的他在仕途上卻不順利,一直到二十九歲時才考中舉人,到三十五歲時才考上進士,被元朝廷任命到錢塘縣做了一個小官。走上官場後,施耐庵才真正明白了朝廷的腐敗、官場的黑暗,也深深地明白了這一切並不是他一個小人物所能改變的。既然不能兼濟天下,難道還不能獨善其身嗎?失去了做官的興致後,在任上只呆了兩年的施耐庵就找了個藉口,辭官回到家鄉。
官是不當了,那麼,今後賦閒在家中又該做些什麼呢?於是,他開始了《水滸傳》的創作。
其時,元朝的統治已經是搖搖欲墜,各地的農民起義風起雲湧。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聽說了施耐庵的才幹,就親自登門拜訪,想請施耐庵出山助自己一臂之力。但經歷過一段黑暗官場生涯的施耐庵,早對做官失去了興趣和信心,就以母親年老無人照應為理由婉言拒絕了張士誠。
後來,雄才大略的朱元璋也求賢若渴,到處收羅天下名士以成大業。由於施耐庵和劉伯溫曾經是同窗好友,因此,劉伯溫就向朱元璋推薦施耐庵,說他的聰明才智遠遠勝過自己。朱元璋馬上叫劉伯溫拿著自己的親筆書信去請施耐庵,但是施耐庵老早就出門躲避去了。劉伯溫白跑了幾趟,無奈之下打消了這個念頭。就這樣,施耐庵深居簡出,閉門謝客,終於心無旁騖地完成了這部古典名著。事情到此,似乎再無可疑,《水滸傳》確是施耐庵所作無疑。
但是,後代人對這部書仍有很多的疑問。現在通行的《水滸傳》的版本作者有幾種不同的寫法,有的只寫施耐庵著,有的寫施耐庵和羅貫中合著,有的書乾脆空著著者一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有一種意見認為,《水滸傳》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共同寫成的,而羅貫中正是施耐庵的學生。不可否認,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但它的缺漏在於,它沒有交代清楚他們是什麼樣的合作關係,在這二人之中,誰為主,誰為次?依照常理來判斷,不可能恰好是對半,沒有那麼湊巧。在清代,也有人提出了施、羅二人分工的說法,把前七十回給予施耐庵,把後五十回給予羅貫中。但這僅僅是憑空猜測,而且出現的時間太晚——只有在《水滸傳》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流行之後,它才在人們的頭腦中萌生。也有人提出施耐庵是作者,是執筆人;羅貫中是編者或整理者、加工者,這種說法還比較讓人信服,能夠準確地理解他們的合作關係。
也有人認為,《水滸傳》的作者是羅貫中,因為羅貫中寫的另一部小說中有二十一篇讚詞,而《水滸傳》中就引用了其中的十五篇。人們以此認為兩書的作者應是同一個人。這種說法恐怕也是不可靠的。我們知道,羅貫中是《三國演義》的作者,在這一點上毫無爭議。而《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兩部小說,在語言形式上完全不同。前者用的是淺近的文言,後者卻出之以通俗的白話,說它們出於同一作者的筆下,實在很難獲得人們的首肯。
除了施耐庵和羅貫中的爭議之外,還有人認為這本書根本不是元末明初的作品,而是明代中葉成書,是明代的官員郭勳組織門人編寫的。他們堅持的理由是書中的許多地名是明代才有的,元末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或寫出來,這說明作者只能是明代改地名之後的某個文人,既不可能是施耐庵,也不可能是羅貫中,因為他們都生活在明初。
至於使用“施耐庵”這個名字,則只是後人的杜撰,不可能是真名,而羅貫中也是被硬拉進來的。以明朝特務機構網羅之嚴密,像《水滸傳》這樣倡導人們起來反抗的書,作者大概也不敢署上真名吧?但是這種說法缺乏材料的佐證,學術界仍有很大爭論。
總之,文學鉅著《水滸傳》真正的作者到底是誰,至今仍然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