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詩經可以說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和經驗的結晶,在文學史和文化史上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
詩經以其豐富的內涵與深刻的思想性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無比生動的社會歷史畫卷,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是綻放於世界文學巔峰之上的藝術奇葩。
《詩經》按其內容分為“風”“雅” “頌"三部分,在語言技巧、體裁形式、藝術形象和表現手法上,都顯示出我國最早的詩歌作品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就,為我國詩歌創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學基礎,堪稱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