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蔡元培的關係很微妙,是現代文學史上一個有趣的話題。
蔡元培和魯迅是紹興同鄉,前者比後者大13歲。從某種意義上講,身為朝廷翰林院學士的蔡元培是後學魯迅的師長和伯樂,身為教育總長或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則是魯迅的上級。
1912年,蔡元培被孫中山力薦為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後,便開始延攬人才。蔡元培對推薦魯迅的許壽裳說:“我久慕其名,正擬馳函延請,現在就託先生代函敦勸,早日來京。”魯迅從紹興進教育部後,二人由此結識、訂交。
魯迅在致蔡元培的信中,總是恭敬地起於“鶴廎先生左右”,收於“專此敬請道安”,署以“晚周樹人謹上”,不敢有一絲一毫馬虎。魯迅被聘為教育部僉事、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主管科學、美術館、博物院、圖書館、音樂會、演藝會等事宜。雖然魯迅在那裡上班的最初感受是“枯坐終日,極無聊賴”,但是,在蔡元培的提攜下,魯迅開始了他14年的公務員生涯,這在他的一生中非常重要,倘若“沒有沉淪官場的自我省察,沒有憔悴京華的人生洞悉,更重要的是,如若沒有絕望心情下的魏晉感受,沒有勃興於北京的新文化思潮的託舉,沒有亦官亦教的雙棲經歷,就不會有狂人的一聲淒厲,又何來《彷徨》的複雜心態,在心靈的廢園裡將難見瘋長的《野草》,更不要提《中國小說史略》。
尤其不堪設想的是,文學熱情一旦退潮,透支的沙灘上會留下些什麼,就怕是什麼也不能生長,什麼也不可建造”(吳海勇《時為公務員的魯迅》)。魯迅藉此觸控到了生活的質地。可以說,沒有蔡元培的提攜,魯迅的人生也許就得改寫。無論在行政隸屬關係上,還是在人情世故上,後學魯迅都有責任有義務為蔡元培效力。
魯迅為蔡元培出的最大一份力,是受託設計了北京大學的校徽。
北京大學是國內最早設計校徽的大學,這與其悠久的歷史和掌舵者的文化抱負不無關係。創立於1898年的北京大學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學。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第二年,即出面請魯迅設計北大校徽。
1917年的魯迅和陳獨秀、胡適等人相比完全是兩種狀態,他每天到教育部上班,下班後便躲在紹興會館的補樹書屋抄寫古碑。接受蔡元培委託後,魯迅便著手設計北大校徽,並於8月7日“寄蔡先生信並所擬大學徽章”。
魯迅設計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國傳統的瓦當形象,簡潔的輪廓給人現代的感覺。“北大”兩個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對背側立的兩個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揹負二人,構成了“三人成眾”的意象,給人以“北大人肩負著開啟民智的重任”的想象。
徽章用中國印章的格式構圖,筆鋒圓潤,筆畫安排均勻合理,排列整齊統一,線條流暢規整,整個造型結構緊湊、明快有力、蘊涵豐富、簡潔大氣,透出濃厚的書卷氣和文人風格。同時,“北大”二字還有“脊樑”的象徵意義。魯迅用“北大”兩個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樑骨,藉此希望北京大學畢業生成為國家民主與進步的脊樑。
魯迅設計的北大校徽被劉半農戲稱作“哭臉校徽”,但魯迅將校徽圖樣寄交蔡元培後即被北大采用,一直延續到1949年,後因歷史原因長期棄用,20世紀80年代又重新使用。2007年6月,北京大學釋出《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管理手冊》,正式推出修改後的北大校徽標識,這一標識正是在魯迅設計的校徽圖案基礎上豐富和發展而來。
蔡元培託魯迅設計校徽,是對其美術功底與美學主張的信任與首肯。魯迅設計的北大校徽,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正是“五四”前夜先進知識分子高舉民主與科學大旗,對人的價值、尊嚴、個性與創造精神進行肯定與張揚的表現。
蔡元培是魯迅的命中貴人,他無論是在教育部當教育總長,還是在北大當校長,都對浙系人才大力扶持和倚重,先是邀請魯迅到教育部任職,後來又聘魯迅在北京大學講課。老二週作人在北大當文科教授,以及老三週建人在商務印書館工作,也是蔡元培一手安排的。後來魯迅離開廈門大學和廣州中山大學,帶著許廣平到上海後,生計都成了問題,也是蔡元培向他伸出了救援之手。
但魯迅與蔡元培思想上還是存在明顯分歧。1926年,蔡元培當了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後,倡導“潛心研究與冷眼觀察”,與胡適主張趨同,魯迅在《無花的薔薇》中點名批評這位“孑公”,並在給江紹原的信中說:“其實,我和此公,氣味不相投者也。民元之後,他所賞識者,袁希濤、蔣維喬輩,則十六年之頃,其所賞識者,也就可以類推了。”
這樣的微詞和怨言,很快就被事實擊得粉碎。1927年12月,擔任國民政府大學院院長的蔡元培主動給魯迅送來一個大飯碗——中華民國大學院特約著述員,不用上班就可以拿到300元乾薪,透過這種形式照顧魯迅的生活。蔡元培曾在他的《我在教育界的經驗》中說過:“大學院時代,設特約著述員,聘國內在學術上有貢獻而不兼有給職者,聽其自由著作,每月酌送補助費。吳稚暉、李石曾、周豫才諸君皆受聘。”一年之後,蔣夢麟任教育部部長時,這一飯碗改名為“教育部編輯費”。
蔡元培主持大學院支付給魯迅的這筆補助費長達4年又1個月,共計14700銀圓,可謂一筆鉅款。魯迅正是靠這份補助費大量購書,並有餘力資助革命互濟會和左聯等進步團體。
可能是出於對蔡元培關照的感激與追隨,1933年1月6日,魯迅和周建人兄弟雙雙加入由蔡元培、宋慶齡發起組織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
摘自 | 《領導文萃》2021年8月上
稿件來源 | 《魯迅的飯局》
本文作者 | 薛林榮
責任編輯 | 井寧
微信編輯 | 少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