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八月十五中秋節,有這樣一個謠言。
朱元璋八月十五起義
關於朱元璋起義有這麼一個謠言。朱元璋準備聯合各路反王同時發動起義。但因為朝廷管理甚嚴,“十戶一把菜刀”由“刀頭管理”,連起義的傢伙都沒有。而且,各路反王全國各地可怎麼聯絡呀?元朝的情報系統也能知道呀,所以,朱元璋等人非常著急,不知道該怎麼辦。
正在這時,軍師劉伯溫一邊羽扇綸巾,一邊微微一笑,對朱元璋說:這個不難,八月十五不是人人都吃月餅嘛,我們把“八月十五夜起義”放入餅子裡面,誰會懷疑呀。
就這樣,朱元璋順利地通知了全國各地的反王,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全國性的大起義爆發了。這就是轟轟烈烈的元末農民大起義。
其實,大凡懂得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謠言。類似的謠言還有“八月十五殺韃子”等。
首先,元朝的統治並非今天我們認為的那樣“嚴酷”,特別是中後期,反而,元朝的統治比較“鬆弛”,畢竟蒙古人人少嘛。所以,幾戶人家共用一把菜刀是不可能的。舉個簡單的例子,菜刀做武器的可能性大,還是鐮刀大?
你要說我粉元,那麼,朱元璋、李善長等人粉嗎?在他們監督修訂的《元史》中“列傳四十八·孝子”中就有這樣一段話:王初應,漳州長泰人。至大四年(也就是元武宗1311年)二月,從父義士樵劉嶺山,有虎出叢棘中,搏義士,傷右肩,初應赴救,抽鐮刀刺虎鼻殺之,義士得生。
由此可見,鐮刀是不禁的。
其次,朱元璋沒有資格率領各路反王造反。朱元璋頂多屬於第三波反元人馬。第一波是方國珍等人,1348年就起義了。第二波也就是大部分人都清楚地“元末農民大起義”,是1351年五月,由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的。半年多後郭子興發動起義,再之後朱元璋投軍到了郭子興帳下。由此可見,朱元璋屬於“小輩兒”領導什麼反元起義。
最後,劉伯溫也出來得不是時候,反元起義在1351年爆發後,那時的劉基劉伯溫還是元朝的忠臣,他積極支援元朝剿殺農民起義軍。直到1360年,朱元璋打下了集慶也就是南京成為一方諸侯後,劉伯溫才因為對元朝失望透頂,從而投奔了他。
元朝真的是人人都吃月餅嗎
上面這個謠言之所以被少數人信任,一者幾十年前、一二百年前的老百姓不懂歷史,被人一說就認為是真的了。從而隔了幾輩兒後謠言就成“民間故事”“民俗的一部分了”。二者確實有一定的“真實存在”,例如“八月十五人人吃月餅”。
謠言是分等級的,一分真實九分虛假,很容易判斷;九分真實一分虛假,那就很難判斷了。所以,真實的成分越多,謠言越難以攻破。
有人認為:如果在元朝中秋節的時候,真的是人人都能吃得上月餅的話,說明那個時候的人生活水平不低呀。
其實,這種觀點忘記了“人人吃”的程度和水準。你吃一些價格非常低廉、材料比較差的月餅也是“人人吃”;一家老小,十幾個人分吃一個月餅也是“人人吃”。程度、水平才是關鍵。
其實,關於朱元璋的這段歷史謠言,其中最關鍵的知識點不是這個,而是:月餅在元朝、明朝是叫月餅嗎?月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吃的。現在最早的月餅出土原型在唐朝,“月餅”這個詞在南宋末元朝初的《夢梁錄》中就有記載。
所以說,至少南宋末年甚至南宋初年初年“月餅”叫月餅都不算違反歷史常識。因為,歷史文字記錄這一本身就滯後於現實實際行動。兩者之間相差百年、幾百年的情況多得很。
既然,月餅出現於唐朝,那麼,是不是說唐宋時的“中秋”人們就廣泛地拿吃月餅作為重要習俗呢?其實不是。
賞花賞月賞秋香
唐宋時期的“中秋”習俗主要是賞月賞花賞秋香,吃的東西大多是應季新鮮水果。這裡的秋香不是唐伯虎先生演的美女秋香,而是“秋日豐收之香”——花草之香、水果之香、糧食之香。
在這裡普及一個“節”的形成標準。關於節日形成,很多人都有誤區,一個節日之所以形成是要有標準的。不能把雛形、形成過程中的事兒放在節日,中秋節形成的標準應該是唐宋時期,為什麼?
“節日”的形成必須得有標準,這個標準就是政府承認、習俗形成、大規模百姓的過這個節日。
西漢末東漢初開始被官方認可的《周禮》中就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這些是氣候問題,不僅中國全世界與我國維度、氣候類似的國家和民族也是如此。
“秋分夕月(拜月)”這是古中國“拜月”精神的延續,“拜月”也很普遍,乃是人類最初“萬物有靈”思維的延續。拜山拜水、拜月拜日。
無論是氣候還是萬物有靈的思維,都不具備“獨特”的特點。因此,這是一種“節在形成過程中的思想源流”而不是“節”。
唐宋時期是中國許多節日形成的時期,這一方面與唐宋時期是漢民族經過數次民族間的融合、歷史的苦難磨礪等,民族開始走向“成熟”有關,又有這一時期統治階級思想成熟、特別是治理國家的思想成熟有關。
唐朝的皇帝們喜歡全國性給自己過生日,民間百姓和官方為了節省時間,逐漸選擇了“中秋”這個節日進行慶祝。開元十七年(730年),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張說等人建議每年八月十五定為“千秋節”,其後又改名為“天長節”(天寶七年748年)。
唐肅宗李亨繼位後,又把自己的生日九月三日定為“天平地成節”。
一個八月初五,一個九月初三,後來,老百姓便取中在八月十四、十五、十六中的某一天合併過兩節。當然,這個只是一種假設,既然皇帝生日全民過節、放假三天。
唐朝過“中秋”主要是有錢有權有文化的“三有人”去過。宋朝是“從文人到普通百姓過渡”的關鍵時期。眾所周知,宋朝沒有肩膀,對外妥協,為了培養忠心,宋朝皇帝對儒家思想非常重視,宋朝的經濟水平是中國歷史最高的,普通人過好的生活的人數比歷朝歷代都多。
因為“忠孝觀念”的普及,民間興起了族譜宗祠、家族私塾建設的第一波高潮,由此,民間對八月十五的月亮也就“衍生出團圓、幸福”的節俗觀念。
但唐宋時期,“過中秋”仍然是以文人為主,極大促動了文學的發展,例如唐詩中至少有115首中秋詩,宋詞中有210首中秋詞。
到了元朝,因為文人不被重視,文人被視作“老九”文人與民間徹底融合,文人們的一些所謂的“雅”,在元朝畸形的市民經濟影響下逐漸形成全民性的節日。這時,月餅開始作為“團圓”的象徵,逐漸進入百姓生活。
到了明朝,“月餅”這個詞成為廣泛稱謂、也形成了家家戶戶送月餅的禮俗。可以說,明朝是“現代中秋”節俗定型的時期,可以說已經有了七百年的歷史。當時,更早地“賞月賞花”仍然存在,但“吃月餅”無疑是最重要的節俗。
月餅傳奇:朱元璋與八月十五(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