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穀媽。
養育一個孩子,你覺得是分數重要,還是能力重要?
有這樣一個男孩,13歲考進重本大學,17歲考進中科院碩博連讀。這樣出色的成績,足以讓父母驕傲一輩子。
但沒想到,一直以他為榮的媽媽,有一天卻會說出“恨不得他去死”這樣的話......
一:年少出名
魏永康出生在湖南的一個小縣城。從小爸爸因病不能勞動,家裡的重擔全都壓在媽媽一個人身上。艱苦的生活,讓媽媽堅定著一個信念:唯有讀書,才能改變現狀!
媽媽把這種振興家庭的期望,全部寄託在兒子魏永康身上。她制定了近乎嚴苛的學習計劃,這份計劃,甚至在魏永康還只有3個月大時,就已經開始實施了。
魏永康也沒有辜負媽媽,他2歲就識得1000多個漢子,僅用2年就學完了小學6年的課程。8歲上重點高中,13考重本大學,17歲碩博連讀。
這樣令人咂舌的成績,讓他一舉成名,他也一度被外界譽為“神童”。
我想,在進入中科院的時候,魏永康也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驕傲心情吧。
尤其是媽媽,多年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家裡的命運,眼看就要改變。她該是怎樣的欣慰?
只是,這種的欣慰,並沒有持續多久,就被打破了:中科院把魏永康勸退了。
原來,魏永康在母親的全方位包辦下,長成了一個高分低能的“巨嬰兒”。
媽媽為了讓他一心一意地學習,爭分奪秒地學習,從小給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洗臉、洗澡、吃飯,從不讓他自己動手,甚至誇張到不讓他彎腰繫鞋帶。
魏永康在離了媽媽後,根本不知道該怎麼穿衣服、該吃什麼、怎麼洗澡。大冬天他穿著單衣拖鞋就往外跑,被人當成了怪物。
不僅如此,為了節約時間看書,媽媽不允許他交朋友。除了讀書,他根本不知道怎麼跟人打交道,怎麼團隊合作做科研。
因為無法融入學校生活,他最終被中科院勸退。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曾經萬丈光芒的天才,一朝跌落神壇。面對這樣的結局,媽媽一時無法接受,也無法面對外人的眼光,甚至無法接受一蹶不振的兒子。
接受採訪時,她當著兒子的面大罵:“恨不得他去死了才好!”
這個故事,看得人一陣唏噓。
如果沒有超前教育,沒有這樣急功近利,魏永康也一定是個好苗子。能如願考入好的大學,攻讀碩博,擁有一番不錯的成就。
只可惜,曾經用力有多猛,之後摔得就有多慘痛。
這不禁讓我們思考,養育一個孩子,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二: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該做的事
我身邊有不少家長,都抱有這樣一個心態:只要孩子學習好,其他都可以忽略。我見過一個男孩,11歲的年紀,自己坐沙發上蹺著二郎腿,媽媽跪地給他穿襪子。
也許這位媽媽認為,父母的職責,就是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讓他能心無旁騖地學習。至於其他的,動手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長大自然就會了。
只是,一個孩子,從小被“伺候”慣了,不懂得主動付出,不懂得感受他人需求,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這種責任心、同理心、社交能力,是長大後一下就能學會的嗎?
真不是!
在《發展心理學》中,埃裡克森把人從出生到老去,劃分為了8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我們需要完成的任務和克服的困難。
如果我們只顧讀死書,過分關注分數而忽略其他,長大後可能就會爆發一系列的“危機”。比如:
●嬰兒期(0-3歲),孩子需要發展自主感,獲得自律、自控的能力。否則長大後就意志薄弱,遇到事容易半途而廢。
●幼兒期(3-6歲)發展主動感。他需要獲得有計劃、有目的、果斷的積極品質。否則長大後優柔寡斷、害怕犯錯、善於討好。
●童年期(6-12歲)發展勤奮感。他需要克服自卑,否則長大後就懶惰、適應能力差、自我評價低,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青少年期(12-18歲)發展誠實的品質,擁有自信。否則長大後容易迷茫,缺乏責任感和沒有遠大的理想抱負。
●成年早期(18-25歲),發展親密感,獲得愛的能力。擁有表達愛和接受愛的能力,懂得如何處理兩性關係,擁有幸福的婚姻。否則他就不敢與人親近,容易孤獨退縮。即便建立兩性關係,也無法很好地維持。
你看,人從生來就是擁有各種思想和情感的動物。如果孩子只是一個“小鎮做題家”,那跟機器有什麼區別?
養育一個孩子,我們除了要求他成績出色,也要重視其他能力的培養。否則,當孩子進入社會,離了試卷上的分數,他依靠什麼,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去?
三:養育孩子,切忌用力過猛
布穀媽並不是認為分數不重要,相反,我很支援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發展學習的能力。
只是,我們的孩子並不是一天24小時分秒不差地都在看書、學習。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時間和機會,能讓他在學習的同時,培養各種積極的品質和能力。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我們在養育孩子時,一定要根據他的發展特點,分階段培養各種能力,切忌用力過猛。
①嬰兒期(0-3歲)
孩子對世界最初的認知,源於“動作”。3歲前的孩子,是靠看、聽、觸控、品嚐等感知覺來發展思維。
養育嬰兒期的孩子,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保證環境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他去觸碰、摸。讓他盡情用嘴去感受自己的身體(嬰兒吃手、吃腳)。多帶他去戶外走走,介紹新鮮的事物和名稱給他。
孩子擁有自主調動身體(主要是感知覺)的能力,他就會在這一階段發展出“自主”的優秀品質。長大後擁有堅定的意志去披荊斬棘、迎難而上。
②幼兒期(3-6歲)
你知道,3-6歲的孩子,是靠什麼來學習和發展人格的嗎?
是遊戲!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在這一階段,與同齡人遊戲,學會了分工與合作、自我控制、理解他人、遵守規則等基本的社交技巧。
並且6歲前的孩子,是以形象記憶和機械記憶為主。他們是以形象、圖示的方式,將知識儲存在腦海裡。
若給孩子超前教育,即便他學會了小學階段全部的課程,他也並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僅僅只是死記硬背了而已。他不理解其中的底層邏輯,記憶也就不深刻。
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曾背下來的東西,慢慢就忘了。
養育幼兒期的孩子,我們更多地是讓他融入夥伴中,與同齡人玩遊戲,建立他們自己的社交規則。並且在生活中,允許孩子“幫忙”,哪怕是“幫倒忙”。
孩子主動做事情,主動遊戲,他能從中學會定目標和做計劃。克服無助和內疚感。
③童年期(6-12歲)
對於童年期的孩子,我們的目標是讓他“學會”學習。也就是培養“學習的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和刷題。
孩子在這一階段,如果能學會思考、學會合理分配時間、學會制定目標、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那他會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長大以後對自我評價高、積極自信。
④青少年期(12-18歲)
青春期的孩子,進入了人生第二個“叛逆期”。這一階段的孩子,容易迷茫,也希望別人把他當成一個“大人”。
這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完成與他的“心理斷乳”:尊重他的需求,把他當成朋友一樣對待,不再像個長輩對晚輩一樣隨意干涉、侵犯隱私。
與父母完成分離的孩子,有強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生活中能主動承擔責任。並且不會迷茫,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職責和目標是什麼。
⑤成年早期(18-25歲)
到了這一階段,孩子差不多已經是個大人了。作為父母,除了日常關心,就徹底放手讓他自己去成長吧。讓他在愛與被愛中,學會愛的能力。
▼寫在最後:
看完埃裡克森劃分人生的這幾個階段,再回過頭來看魏永康的例子。其實不難發現,“天才隕落”,是必然的。
在魏永康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媽媽都全方位越界。他沒有遊戲的童年,沒有與玩伴的交流,甚至嚴禁與女孩說話。即便順利從中科院畢業,以後的人生,他會過得美滿嗎?
未必!
養育孩子,切忌用力過猛。因為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這樣的“給予”,其實是一種“剝奪”!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
作者簡介:布穀媽媽,一個有辦法的媽媽。你遇到的育兒困惑,這裡都有答案,點選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