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2世16帝之中,有著4對兄弟組合,雖然表面上以天啟帝朱由校和崇禎帝朱由檢兄弟關係最好,但其實認真說起來,明英宗朱祁鎮和明代宗朱祁鈺的兄弟感情最深,關係最好,只不過後來因為權力之爭,這兄弟二人是反目成仇,是兄不是兄,弟不是弟。
在土木堡之變之後,明英宗被俘,明代宗這個皇帝唯一的弟弟,在太子朱見深年幼的情況下,成為代理皇帝,在於謙等大臣幫助下是力挽狂瀾,抵住瓦剌也先的進攻,一年以後,太上皇明英宗被迎回,明代宗不只貪位不還,還將明英宗囚禁南宮7年,到了明代宗病重,明英宗被大臣擁戴發動奪門之變復辟,而病重的明代宗不久便是死去。
明代宗之死,可謂是疑點重重,雖然他當時病重,但才29歲而已,並且死之前病情明顯有所好轉,卻突然死去,很有可能是被明英宗派人殺死。
明末清初的查繼佐在《罪惟錄》中是這般記載明代宗之死:“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監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若真是如此,明代宗身為一代力挽狂瀾之主,卻死於一太監之手真是讓人不勝唏噓。
明代宗身為代理皇帝,而且並非庸主,自己面對的局面,肯定是心知肚明的,甚至哥哥明英宗這個太上皇會復辟這個風險,想必他也是心裡有數,不然也不會將明英宗囚禁南宮7年之久,那麼他為何不想辦法將明英宗除掉,是念及兄弟之情,不忍?還是不能除掉呢?
其實明代宗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至於所謂的兄弟之情,在他這個臨時代理皇帝貪位不還時,就已經開始不復存在了,那麼這是怎麼個說法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
一、明代宗的權力合法性來源於明英宗,明英宗之子朱見深還是太子,明英宗若出事,明代宗也落不了好。
土木堡之變以後,還是郕王的朱祁鈺之所以可以成為皇帝,是因為于謙等大臣一是考慮也先挾持英宗,自認奇貨可居,要進行各種訛詐,所以應該馬上立一位新皇帝,這樣一來,英宗便不是奇貨了,也先也沒辦法進行訛詐,同時英宗沒有利用價值,也更容易被放回來;二是考慮太子朱見深年幼,在國難當頭之際,為避免主少國疑,需要一位長君,這時候朱祁鈺身為英宗唯一的弟弟,自然是合適人選。
所以群臣奏請孫太后,得到了孫太后的同意。根據《綱目三編》記載,孫太后隨後派都指揮嶽謙前往出使瓦剌,為英宗送上寒衣,藉此詢問英宗的意思,英宗也有此意,於是嶽謙歸來以後“口傳帝旨,以王長且賢,令繼統以奉祭祀”。
在這種情況下,一直推辭的郕王朱祁鈺才受命,以此登上大位,是為代宗。
代宗雖然成為皇帝,但從一開始,他就相當於一個高階臨時工角色,他的權力合法性來源於英宗,只是代理皇帝。同時孫太后還立英宗兒子朱見深為皇太子,意思帝統還是在英宗一系,這也是群臣所同意的。
可以說朱見深是皇太子,是英宗歸國以後人身安全的最大保障之一。因為代宗之後,繼承大統的是英宗兒子朱見深,包括代宗在內的任何人想要動英宗,都要考慮以後被朱見深報復的後果。
同時英宗被俘之前,畢竟當了14年皇帝,雖然土木堡之變使得朝廷文武百官損失慘重,但支援英宗的大臣還是有不少的,加上英宗是正牌皇帝,是屬於佔有道義的一方,他兒子朱見深身為太子,是下一任皇帝,這樣一來更容易得到大臣支援。
這也是英宗奪門之變復辟以後,即使有著8年的權力真空期,但英宗依舊可以快速掌握朝局的關鍵原因所在。
基於這兩點,代宗這個代理皇帝就是想要動英宗都不敢,甚至他還要保護英宗,如果英宗莫名其妙地死去,他就是最大的懷疑物件。
屆時一旦處理不好,就是滔天大禍,畢竟代宗只是個代理皇帝,上有孫太后盯著,下有太子朱見深,若是英宗真莫名其妙死去,代宗不一定是最大受益者,反而是首當其衝的最大受害者,只有扛過這一關,才可以成為最大受益者,但以代宗對朝局的掌控,顯而易見是很難扛過的。
像代宗最重用也是最為倚重的于謙,打贏了北京保衛戰,還是兵部尚書,只要他拼死支援代宗,英宗都不一定復辟成功,奈何于謙是一個純臣,只忠心國家,而非皇帝個人,為免再起兵災生靈塗炭,所以奪門之變前夕有所察覺也是不管,英宗復辟以後,于謙更是沒有起兵反抗。
而捨去于謙以外,代宗陣營真沒有要兵權有兵權,要威望有威望的大臣。平時代宗穩坐皇位還好說,一旦病重,並且宮中發生奪門之變這樣的政變,代宗陣營的大臣見不到代宗,就是群龍無首一盤散沙,什麼作用也起不到。
不然代宗病重的時候,也不至於被人趁虛而入發動政變,這足以說明他對朝局的控制並不深,擁有的權力並沒有那麼大。
二、明代宗只能借刀殺人,在明英宗歸國問題上作梗,同時先廢了朱見深太子之位。
代宗與英宗的兄弟之情,在沒有權力摻和之前,可謂一時之佳話,但當代宗貪位不還之時,就意味著他們兄弟是反目成仇。再加上囚禁英宗於南宮,對其過分苛刻,又廢了英宗之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這些都說明代宗為了最高權力,早就拋棄了兄弟之情,如果有可能,可以殺了英宗的話,他肯定不會猶豫。
雖然局勢不允許,但是代宗其實也想過借刀殺人,或者說是想辦法讓英宗不再歸來。於是當也先認為英宗沒有利用價值以後,屢次想要議和送回英宗時,代宗是屢屢拒絕或拖延。
代宗的用意其實很明顯,就是希望英宗永遠不歸國,最好是也先惱羞成怒下殺死英宗,這樣就更好了。
但很明顯代宗這個代理皇帝並沒有完全掌握朝局,或是支援英宗或是站位英宗這個正牌皇帝的大臣們是紛紛反對,要求迎回英宗。
面對大臣的呼聲,被逼沒辦法的代宗只能不高興地說道:“朕本不欲登大位,當時見推,實出卿等”。
這時候于謙站出來說了一句:“天位已定,寧復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意思你不用怕,大位已定,英宗回來也不會讓你退位的,代宗聽到這句保證,才放心下來,答應迎回英宗。
不過代宗依舊採取了拖延的方法,根本不派重量級人物去談判,表現得也很是消極。先派禮部都給事中李實去議和,雖然將其升為禮部右侍郎再出使,但因為代宗的議和內容沒有提到迎回英宗的內容,加上李實分量太輕,只能作罷。
李實失敗以後,以王直為首的朝中大臣再三堅持再派使臣迎回英宗,代宗才勉強同意,派了楊善前往,但是給予的支援並不大,同時胡濙再請隨帶上英宗御用的衣服和食物,代宗也是置之不理。
代宗以為楊善得不到大力支援是帶不回英宗,還是會無功而返,沒想到楊善很是機智還能言善辯,竟然輕輕鬆鬆將英宗迎回來,至此代宗借刀殺人的計謀失敗。
代宗身為代理皇帝,想要轉正,英宗其實並非他最大的威脅,他最大的威脅是太子朱見深。如果廢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再以自己兒子朱見濟為太子,等於去了英宗最大的護身符,想要殺英宗也將容易很多,甚至都不用殺沒有威脅的英宗。
於是在景泰三年,代宗開始意圖廢朱見深太子之位,為了完成這一計劃,他竟然賄賂大臣,以這個方式廢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即使如此,朝臣中也多有不服者,這說明代宗對於朝局的控制並不深。
如果朱見濟坐穩太子之位,甚至最終是繼位,那麼代宗這個代理皇帝就是成功轉正,圍繞代宗的勢力集團會大增,相應的英宗這個失勢的太上皇就根本不是威脅了,因為他的兒子朱見深連太子都不是了,就利益上來說,已經會讓很多大臣放棄支援,殺不殺都一樣。
但可惜的是朱見濟當了不到一年的太子便早夭,更要命的是朱見濟是代宗獨子,不久後,支援英宗的御史鍾同上疏,請求復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奏疏上有這樣一句話:“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
這句話可謂很耐人尋味,鍾同此舉其實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朝臣意見,這句話更是說明當時朝臣的心裡想法,不是你的就不要勉強,看看,非要勉強,結果成這樣了吧。
可以說太子朱見濟早夭一事,對代宗的打擊太大了,使得他得罪死了英宗不說,還徹底失去與英宗博弈的資本,這樣一來,支援英宗的大臣更多,而代宗當時處於無子嗣的尷尬狀態,又有誰會替他這個無子嗣的代理皇帝死心塌地賣命呢?
這意味著代宗更是動不了英宗,一動勢必遭群臣反對,搞不好自己還會被趕下皇位。
三、明代宗當時不過才二十幾歲,他還是有機會翻盤的,不過他並沒有成功。
一是再生子嗣,然後再立自己兒子為太子,但尷尬的是,代宗自此之後,根本就沒有再生下子嗣。而英宗不只是有朱見深這個長子,更是在南宮一連生下三子,這樣一來,代宗無子,在群臣看來,按照宗法倫理,皇位還是得由英宗之子朱見深繼承,這對他打擊是要命的。
二是代宗還年輕,如果他在位個十幾年,甚至二三十年,一步步經營,培植自己的勢力,打壓異己,再耗死那些忠心於英宗的有資歷的老臣,那對於朝局的控制肯定是說一不二,自然可以真正的生殺予奪大權在握,到時候殺一個英宗,再選一個宗室子弟為養子,也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不過很明顯代宗並非長命之人,在太子朱見濟早夭以後,代宗沒有花費太多精力在後宮,不先想辦法求嗣,而是在景泰七年,也就是年僅28歲的年齡,竟然下旨營造壽陵。
雖說皇帝活著提前營造陵寢是正常情況,但是代宗年紀輕輕就營造陵寢,並非是正常情況。只有兩個可能,要麼他喜歡大興土木,所以想要早早營造陵寢。要麼他知道自己身體狀況很糟糕,自知是不久於人世,所以才提前營造陵寢。
很明顯代宗並非是喜歡大興土木之人,雖然這位代理皇帝與哥哥英宗的最高權力之爭,的確有不光彩之處,但就治國理政來說,代宗可算是一位英明之主,還是頗有作為的。
所以代宗年紀輕輕就為自己修陵寢,就是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很糟,明白自己時日無多了。
所以在改換太子遭到毀滅性失敗以後,代宗的身體狀況也糟蹋透頂,根本沒有時間徹底控制朝局,更沒有能力殺英宗。
而且因為修陵寢和病重的事情,使得下面大臣也是看出端倪,最終被投機者徐有貞、石亨、曹吉祥三人所趁,在代宗病重期間,擁戴英宗發動奪門之變,不久代宗死,可憐代宗白白苦心經營一場,落了個慘敗而死的淒涼下場。
明英宗與明代宗這對兄弟鬩牆之事,其實本質還是在於面對至高無上的權力,親情已經不是親情,甚至親情還會成為自相殘殺的根本原因,這種事情,在歷朝歷代可謂是屢見不鮮,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兒。
可惜的是明代宗身為一代力挽狂瀾之主,本可以在史書大書特書,本可以光芒萬丈,卻是在至高無上的權力面前迷失了自我,是白白謀劃一場,若是成功了,也不失為一代梟雄,但奈何是失敗下場,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
不過我想,這才是正常人的行為,若是面對至高無上權力,可以知進退,可以說放棄手中權力就放棄,成就周公輔成王的佳話,那才是不正常,畢竟像這種人是屈指可數,是寥寥無幾,哪裡有那麼多聖人,更多的是慾望無止境。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中國大歷史,更多獨特視角,原創文章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