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當今社會,學生的求學之路是非常辛苦的。一個學生要從小學一直讀到大學,通常來說都要花費十幾年的時間,而學生在這一條求學之路上,更像是打怪升級一樣,每考一次就進行進化。而在這眾多打怪升級的洞口中,有兩個洞口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學生的中考和高考,這兩個洞口決定了一個學生的未來命運。
中考錄取率50%,一本上線率不足20%:教育不是為了淘汰學生
而中考的洞口決定了初中生可以上一個什麼樣的高中,而高考洞口就決定了人生的道路。依稀記得當年高考教室後面貼的橫幅“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而對於上學的同學來說更是這樣,現在學生不但越來越多,競爭壓力也是越來越大。所以,高考和中考就成為了這些學生的重要兩考。
而在當今社會,學歷的高低影響了一個學生未來,每年參加中考的學生人數日劇增加,而這樣的直線上升,必定導致競爭激烈。但是,自從國家教育部發布中考分流政策之後,中考也已經向內卷化發展,而這一表現呈現最清楚的就是中高考的升學率可以看出。
教育內卷化令人失望,中考錄取率不足50%,高考一本率不足20%
我們從圖中可以分析出來,各省的高考一本錄取率是非常低的,北京也僅僅只有30%的升學率。從這裡可以看出,當今社會高考也是內卷化相當嚴重,其中中考更是這樣,中考的錄取率只有50%,而剩餘的50%只能前往職業高中就讀。所以說,在未來中考和高考的內卷化會越來越嚴重。
但是不管是什麼階段的學生,教育的最終目的並不是讓社會淘汰學生,教育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能夠在未來生存。很多學生上學的目的也是非常簡單,就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夠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儘管這樣的目的看上去非常的容易實現,但是對於大多數的學生來說很難。
且不說高考和中考的人數有多少,僅僅用人單位對學歷的卡控,就能夠看出學歷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而往往一個學生想要擁有一個高學歷,就像百萬雄師過大江一樣,競爭是相當殘酷的。
雖說中考並沒有高考那麼嚴格,但是學生在對待中考的時候同樣要去認真,一旦在中考失誤的話,那麼就很有可能成為剩下的那50%去往職高和中專。當然小編也不是說這兩類學校不好,但是總的來說,對於自己未來提升學歷成功機率是非常小的。
而伴隨這新高考政策的釋出,高考和往常也是擁有著相當大的改變,從以往的文理分科,到現在的自由組合,從某一種角度來說是為了給學生減輕學習壓力,但是就在2020年的時候,一位文科狀元就是因為這樣的制度導致無緣清北高校。
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淘汰學生,是為了讓學生在未來發展道路上能夠一片光明,但是教育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在教育如此內卷化的條件下,只能不斷的去淘汰學生。
如果學生想要去考一個自己心儀的大學,在平時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在課堂上對於老師的講解就要熟記於心,每天晚上回家之後也要對今天的學習進行復盤,對老師所講的內容進行消化。只有不斷的日積月累,知識才會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那麼學生在各種學習階段的時候,會經歷很多次的考試。學生想要透過考試的話,就只能去邊考試邊總結自己的考試經驗,在備考的時候一定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和心理狀態,不要去過分緊張和過分焦慮。最後導致考試的不透過,這是非常讓人難以接受的。
時間在悄然流逝,無數的心血都奉獻其中,一切努力也將煙消雲散。這就是教育內卷化的背後,學生的真實寫照,但是沒有辦法進行改變,教育資源的有限性讓部分學生淘汰,少部分學生享受到優秀的教育資源,從而獲得學歷,收穫自己的快樂。
總結:
教育資源的缺失意味著社會資源的缺失。在這樣的社會下,沒有辦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享受優秀的教育資源。但是在選拔性考試中,這是不可避免的。教育的最終目的並不是為了淘汰,而是為了培養,把人培養成能夠適應社會發展、有獨立思想的人。
所以國家應該多設立中小學和大學,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不重視教育的國家,是沒有未來的,每一個個體的人,不能僅僅視為一個勞動力,沒有個體的幸福,就不可能有國家和社會的和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