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很多農民將致富的希望,寄託在了拆遷上,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與農村發展資源的缺失有直接關係。這也是為什麼每年約有高達2.8億的農民,選擇遠赴他鄉,進城打工的根本原因。
然而,近期國家採取的一系列大動作,毫無疑問地吸引了大眾的眼球。比如,二手房限價、農村建房和“一戶一宅”政策收緊、房貸設“紅線”、課外輔導全面被禁、醫療裝置開始集採等事件,讓不少人覺得社會大變革將正式開始。
而這並非空穴來風,因為近期國家已經提出了共同富裕這一目標,並定調實行第3次資源分配。雖然國家已經明確提出,共同富裕非“殺富濟貧”,但我們也不難看出,隨著國家權力向各領域的介入,將會對幾乎每一個人未來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其中自然也包括農民。
社會資源的再分配,對於農民而言,到底會產生哪些實質性的影響?
現在,對於大多數進城打工的農民而言,一整年的資金積累實際上並不多。而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不在於農民工不努力,而在於農民工的付出,並未換得等價的資源分配。而社會資源的再分配,就會使得勞動和資源被重新賦予價值,讓農民工的勞動,以商品的形式直接進行交易,進而獲得較為公平的回報。換句話說,就是農民工的工資和福利,將會因此有所上漲。
與此同時,此前城鄉“二元制”發展的結果,就是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越來越大,而為了彌補這一差距,國家提出了城鄉融合發展這條路。而既然提到了發展,就離不開資源,只不過,此前的發展資源更多地被集中到城市。而此次社會資源的再分配,將會讓土地出讓收益等重要的發展資源,開始由城市向農村靠攏。而這也預示著,接下來農村的發展,將從“以鄉帶城”向“以城帶鄉”的轉換過程中,進入“快車道”。
總的來說,社會資源的再分配,不僅會提高農民工的勞動所得,更是會促進整個農村的發展,進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這個目標。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相比於變富,農民更盼望自己的生活能夠獲得兜底保障,尤其是在醫療、養老和子女教育問題上,能夠縮短與市民之間的差距,讓自己看得起病、養得起老、子女能夠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為了進一步完善對農民生活的兜底工作,近期國家採取了很多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中,國家明確表示,將主要透過推進藥品耗材集中採購、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來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從這一措施中可以看出,國家這次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覆蓋面很廣,從上游的耗材採購,到中間的看病過程,再到最後的醫保報銷,都將一一進行完善,從而杜絕“小病大醫”等問題。
除此以外,近期在對10063號建議的答覆中,國家明確表示,將綜合考慮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合理確定全國基礎養老金標準。從這一措施中可以看出,接下來農村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將會迎來新一波的上漲,從而使得農民最終可獲得的養老金總額,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農村高齡老人的養老補貼,也要比之前高一些。
面對社會資源的再分配,農民應該注意什麼?
其實,社會資源的再分配,實際上就是為了給包括農民在內的低收入群體,能夠透過勞動獲得身價提升的希望。而為了更好地抓住這個機會,快人一步獲得更多的原始積累,就需要按照政策扶持的方向去發展。比如,鄉村養老、特色農產品電商、集休閒採摘娛樂為一體的家庭農場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