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球友平時打球沒有體會到使用重心的感覺,學習技術動作也總是浮在表面,根本沒有領會精髓,長期沒有明顯進步,甚至自我否定,認為自己不適合這項運動。其實,乒乓球的許多技術動作都是相通的,掌握了靈魂,自然會舉一反三,其他技術也會水到渠成。今天,我們談的就是其中一個關鍵因素——用好重心。
一、重心下壓
為什麼要壓低重心?因為乒乓球過網弧線的要求,大部分球都要有個由下向上的發力過程,而保持雙腿微曲,壓低重心,身體前傾的基本姿勢,是一個蓄勢待發的結構,這樣更容易蓄力,同時也能保持腿部彈性,更方便蹬地傳導力量。如果不曲雙膝,兩腿站直,這個蹬地的由下向上的力量傳導就沒辦法完成,只能僅靠掄大臂發力。
二、重心還原
要知道,每打一個球后,隨著慣性和動作的完成,重心已經完成了相應的使命,必須儘快還原,才能進行下一板的進攻。如果沒有儘快還原重心,仍然保持剛打完球時的姿勢,這時的重心是偏高的,或者是壓在左腿或右腿上的,這樣就不可能很好銜接下一板。所以,打完球以後,一定要快速墊步還原,哪怕是雙腳沒有離地,仍然要有個墊步動作。
三、重心引拍
這個說起來感覺還是有點抽象的,可以這麼去體會,保持基本準備姿勢不動,尤其要注意保持持拍手的固定,然後左右轉動身體或上下移動重心,會發現,隨著重心的移動,持拍手和拍子也是在移動,並且移動的空間也是很大的,也就是說,即便我們手臂與身體相對固定不動,僅靠重心也有發力距離去打球,這是打每一板球的動作基礎,至於加上收小臂的動作,或手指手腕的動作,那只是進一步將效果放大而已。如果認真體會你好發現,只要做到這樣去引拍,即便不用手指手腕的力量,一樣能很好保證上臺率。我們很多球友,之所以失誤過多,就是沒有做到這一點,相反,而是過多用大臂揮拍,這樣穩定性就差得很多,拉下旋缺乏重心支撐,總下網,打上旋沒有重心固定,總出界。
四、重心轉換
主要體現在高與低的轉換,左與右的轉換。第一板拉下旋與第二板拉上旋的轉換,就是典型的上下轉換,如果兩板球都是一個重心,就很容易出現失誤。左與右的轉換體現在引拍發力的轉換上,比如,正手拉球的過程,是從準備時候的重心在兩腿之間,到引拍時候把重心壓在右腳,再到拉完後重心又到左腳上,這是一個完整的轉換過程。重心的轉換與引拍過程是緊密相連的,只要實現了用重心引拍,自然也實現了重心的轉換。
五、重心發力
重心不往前頂,僅靠掄大臂是打不出質量的。如果用上了重心,你會發現,原來一些球根本不需要發那麼大的力,照樣能平穩上臺,打完球后,大臂也不會痠疼難受。重心發力,說到底就是用上身體軀幹的力量,進攻時用身體去往前頂,防守時用身體去壓住拍子,這樣才能進攻有力度,防守防得穩定。
以上是我的一點體會,歡迎球友們一起探討,批評、指正,共同漲球技,共享乒乓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