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釋出新聞公報稱,中國正式獲得世衛消除瘧疾認證。對於國內的公共衛生專家來說,這一里程碑意味著中國在消除瘧疾方面將扮演新的角色,中國將把抗擊瘧疾的經驗應用於全球。
在蓋茨基金會上週釋出的年度門將報告中,中國沒有止步於自己的成就,而是繼續幫助其他國家消除瘧疾,包括調整和分享經驗教訓,提供抗瘧藥物和產品,支援非洲建立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提供原材料和技術支援。
蓋茨基金會中國辦公室副主任楊建悅說,該基金會正在與中國兩所大學合作進行生物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如果這項研究成功,將顯著降低青蒿素的價格,並確保青蒿素的持續供應和低收入國家的更廣泛的獲取。
青蒿素是由中國開發的。1972年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和她的同事經過多年的實驗首次從苦艾中提取,現在,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是現有的瘧疾最佳治療方法。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藥物已經幫助中國的瘧疾發病率從20世紀40年代的每年3000萬例減少到20世紀90年代末的每年3萬例。
2010年,中國製定了一項到2020年底消除當地瘧疾傳播的國家行動計劃,並很快在全國實施了一項新的監測和應對戰略,被稱為1-3-7方法。該戰略要求報告的瘧疾病例在一天內得到確認,由當地公共衛生設施在三天內進行調查,當局在七天內採取控制措施防止進一步傳播。自2017年以來,中國沒有報告任何本地病例。世衛組織目前正試圖將1-7模式推廣到其他瘧疾發病率較高的地區,如坦尚尼亞、尚比亞、布吉納法索和塞內加爾的其他地區。
在抗擊瘧疾的過程中,中國也受益於國際合作,包括全球基金從2003年到2013年提供的1億美元支援。現在,中國已成為全球基金捐贈國和戰略合作伙伴,累計捐贈6300萬美元,在全球基金公共捐贈國中排名第20位。全球基金瘧疾專案負責人菲爾格說,全球基金從中國公司購買了價值超過6億美元的抗瘧疾藥物和蚊帳,中國的私營部門在戰勝瘧疾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2019 年,非洲佔全球瘧疾病例和死亡人數的 94%,這一年估計有 2.29 億病例和 40.9萬 人死於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