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翻看前面的帖子。
今天接著講紫砂壺包漿這個話題。
紫砂壺包漿快慢是否能作為泥料優劣的標準呢?
我發現大多數壺友把包漿快慢視為泥料優劣的最重要標準,恕我不敢苟同。我認為包漿快慢主要看以下幾方面。
1,泡什麼茶
不同茶葉品種泡茶,引起紫砂壺包漿快慢不同,這應該是大多數壺友的經驗之談,我們也有同感。
當然,前提是同款泥料,同一個做壺師傅做同一款器型,同樣的煅燒環境和煅燒氛圍,同樣的泡養法和泡養頻率等等這些相同前提下做實驗才有意義,上述前提條件缺一不可,否則任何結論都不足以讓人信服的!下文的內容也是如此,不再贅述。
因為我是理工男,所以我自認為很有資格講實驗前提條件的重要性,不接受反駁!!!
2,如何泡養
這是很大的話題,篇幅有限,我們簡單說說。
不管你崇尚內養還是外養,想讓壺表面包漿,一定是對茶壺外表面“做過什麼”。既然你無法讓茶壺表面與熱水,茶湯,茶巾,手等完全隔離,那就沒有絕對意義的所謂內養法。
注:無論是內養法還是外養法,無論是汙衣派還是淨衣派,都是玩壺圈子裡的不同理解。
很多人把內養法理解為“無為而治”,故意不擦洗,或故意留茶湯過夜,甚至任由茶垢水垢堆積。我認為這都是錯誤的行為。
這十幾年的網上賣壺過程中,我還聽到一些荒唐觀念,那就是連手都不允許撫摸茶壺了,說什麼手上有脂肪,汗漬,尿酸什麼的滲出,我認為這太過分了。紫砂壺沒這麼嬌貴!連摸都不能摸,扔了算了!
紫砂壺主要是怕油,你一放下啃了半天的豬蹄子,就趕緊用你的油膩膩的手去摸你的心愛的茶壺,那我只能呵呵了。
當然也有很多人喜歡外養法,雖然非常乾淨,漿面也漂亮,但其中有些方法也是錯誤的。
比如有人不用溼的茶巾擦壺,只用幹茶巾擦,那其實是拋光。
更有甚者,不少人拿茶壺在臉上蹭,我也在宜興見過,且遠不止一次,我覺得很噁心。其實臉上蹭的油光還不如每天用舌頭舔來得快,您說呢?哈哈哈。
3,原礦油性和漿砂比例也會影響包漿快慢
1)漿多的泥料包漿快
比如朱泥純粹是漿多砂少,所以它包漿快是大家公認的。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衝漿練泥,不管什麼檔次的衝漿泥料,包漿一般都比較快。
2)油性好的原礦泥料包漿都快
這是無數事實證明過的,沒有爭議,無需多言。
綜上所述,我們一定不能以包漿快慢作為泥料優劣的唯一標準。泥料好不好,重點還是看不同窯溫下應該有什麼顏色,顆粒狀態(共生礦的顆粒狀態),透氣性,適茶性等方面來綜合評判泥料檔次。
至於透氣性嘛,其實也不能作為泥料優劣的最重要標準,因為透氣性和泥性砂性,窯溫,結晶度,成型工藝等都有關係,但這是個大話題,以後發帖再談吧。
未完待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下。一家之言,僅供參考,若有異議,請勿拍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