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本鬼子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公然將中國淪陷區的大量館藏文物運到日本,還在中國東北及華北地區,進行了長時間非法的、有計劃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也全部被運到日本、簡直是無恥之極。
天龍山石佛
1924年至1926年,日本山中商會2次來到山西太原的天龍山石窟,將石窟內的佛頭敲下來,裝成箱偷運到日本。
1928年,山中商會將偷運來的45尊佛造像編輯成書,名為《天龍山石佛集》
商代獸面紋鬲
商代獸面紋鬲是商代的一個青銅器,斂口折沿方唇,拱形耳,長頸,雙立耳,深腹袋形分檔,下有圓錐形中空足,飾變形獸面紋和雙目形紋。
明代 五彩龍牡丹紋瓶
五彩,是青、黃、赤、白、黑,泛指各種顏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徵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在明清兩代得到發明和發展。主色調有赤、黃、綠、藍、黑、紫。
《喪亂帖》
《喪亂帖》是王羲之晚年的作品。在東晉政壇上,王羲之難以有所作為,也正是因為如此,思想的練達使他成為一名傑出的書法藝術家。此帖創作之時,他的老家山東琅琊地區正處於一場戰亂之中。王羲之被迫離開北方,遷居南方。當他獲知祖墳遭毀,痛苦不安,便給朋友寫了一封短札,寫此帖時的心情是“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書法行筆和心情融會貫通,書寫時先行後草,時行時草,可見其感情由壓抑至激動的劇烈變化,把書法的意境表現的淋漓盡致。《喪亂帖》書法精煉老道,技法成熟,是難得的精品之一。
商虎食人卣
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珍品,是商代的盛酒器,共有兩件,都流落國外。一件藏於法國巴黎市立東方美術館,一件藏於日本泉屋博物館。其中以日本泉屋博物館所藏較著名,通高35.7釐米,重5.09千克。卣,作為一件禮器,它是貴族階層的標誌,商代以虎作為該器物的表面紋飾,是試圖顯示貴族權勢的威嚴。
瀟湘臥遊圖卷
本作是為了禪僧雲谷禪師而繪製,雲谷禪師遍遊各地卻遺憾未能造訪瀟湘。
全卷以淡墨為主調,運用墨色濃淡成功地表現出大氣微妙的明暗。
畫中描繪出廣闊的瀟湘山水,以細膩的筆致畫出漁舟與村落,並以充滿逸氣的筆致描繪樹木。
是為珍中之珍,寶中之寶。
宋曜變天目茶碗
南宋時期福建建安水吉窯出品的黑釉建盞。眾所周知,南宋文人的閒情雅趣中有一樣活動就是鬥茶。而曜變天目茶碗剛燒製出來時就是用來鬥茶的。此件茶碗為南宋的傳世孤品,後流傳到了日本。現在被儲存在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