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彈原理:
其實氫彈比原子彈的原理要簡單很多,如果想造氫彈,必須會造原子彈。首先氫彈能量來源和原子彈能源差不多都是源自於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 E=mc²。但是它跟原子彈爆炸的原理剛好相反,原子彈它之所以能爆炸產生能量。是源自於一個核物理現象,叫做核裂變。就是一個比較重的元素分裂成若干個輕的元素。在這個過程當中,一部分質量虧損了,轉化成巨大的能量釋放出來。 氫彈核反應跟原子彈剛好相反,它叫聚變。裂變就是分裂,氫彈就是聚合聚攏。
聚變剛好和裂變的過程是相反的,裂變的過程是重的元素,分裂成輕的元素,虧損質量並釋放能量。聚變是輕的元素,兩個碰在一塊兒,結合成一個相對比較重的元素。這個過程也虧損質量並釋放出能量。
氫彈爆炸的條件
核聚變的條件溫度必須差不多一億攝氏度左右溫度才能發生這個核聚變,但是怎麼才能達到一億的溫度,答案是製造一個原子彈。只有原子彈先爆炸,才能產生一億度的高溫,一億度的高溫才能催動這個核聚變反應所以氫彈爆炸本質上就是一個核聚變的連鎖反應。所以說如果你要去做一顆氫彈,你必須要擁有做原子彈的技術。 你要把這個原子彈裝在氫彈的裡面,先點燃原子彈,產生一度的高溫。周圍的大量的氘和氚這兩種輕的同位素才會發生爆炸。
氫彈比原子彈威力高
氫彈的威力為什麼比原子彈大很多?因為原子彈的爆炸有所謂的臨界質量的限制, 不管你最後是多少塊鈾,每一塊單獨的反應物必須小於臨界質量。但是氫彈就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因為氫彈只要達到一億度的高溫,有核聚變反應來多少我可以爆多少。所以理論上可以去做一顆無限大的氫彈,只要材料足夠多,把整個地球炸飛都都是有可能的。
前蘇聯沙皇炸彈
前蘇聯在試驗氫彈的時候,有一顆氫彈叫做沙皇炸彈,它的質量是五千萬噸。這個試驗爆炸之後,方圓四千公里範圍內所有的飛機、導彈、通訊裝置通通受影響,通通不能用。據說遠在美國的波士頓都能感受到這個爆炸的震感。 甚至還有一個說法說是這枚氫彈的試驗把整個歐亞大陸板塊移了大概幾毫米。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
出生於河北省,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于敏沒有出過國,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他幾乎是惟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進行理論探索。從原子彈到氫彈,按照突破原理試驗的時間比較,美國人用了七年零三個月,英國四年零三個月,法國八年零六個月,前蘇聯四年零三個月。主要一個原因就在於計算的繁複。當時中國的裝置更無法可比,當時僅有一臺每秒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並且95%的時間分配給有關原子彈的計算,只剩下5%的時間留給於敏負責的氫彈設計。于敏記憶力驚人,他領導下的工作組人手一把計算尺,廢寢忘食地計算。四年中,于敏等科技人員提出研究成果報告69篇,對氫彈的許多基本現象和規律有了深刻的認識。
于敏故事一
于敏發現了熱核材料自持燃燒的關鍵,解決了氫彈原理方案的重要課題後,給鄧稼先打了一個電話,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隻有他們才能聽懂的隱語,暗指氫彈理論研究有了突破。“我們幾個人去打了一次獵……打上了一隻松鼠。”鄧稼先聽出是好訊息:“你們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現在還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標本。……但我們有新奇的發現,它身體結構特別,需要做進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們人手不夠。”“好,我立即趕到你那裡去”。
于敏故事二
在研製氫彈的過程中,于敏曾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1969年初,由於沉重的精神壓力和過度的勞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試驗和大型空爆熱試驗時,他身體虛弱,走路都很困難,上臺階要用手幫著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熱試驗前,當於敏被同事們拉著到小山岡上看火球時,已是頭冒冷汗,臉色蒼白,氣喘吁吁。大家見他這樣,趕緊讓他就地躺下,給他喂水。過了很長時間,在同事們的看護下,他才慢慢地恢復過來。由於操勞過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現場幾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慮到于敏的貢獻和身體狀況,才特許已轉移到西南山區備戰的妻子回京照顧。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體很難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見他氣喘,趕緊扶他起來。不料于敏突然休克過去,經醫生搶救方轉危為安。後來許多人想起來都後怕,如果那晚妻子不在身邊,也許他後來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出院後,于敏顧不上身體未完全康復,又奔赴西北。由於連年都處在極度疲勞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車上開始便血,回到北京後被立即送進醫院檢查。在急診室輸液時,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2015年1月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著名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勳、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9年1月1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3歲;22日上午10時,于敏同志的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此篇文章致敬於老,致敬科研人員,無私無畏,熱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