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流傳著一個說法:“如果把一隻猴子放到電腦前讓它亂打,總有一天會打出一部《紅樓夢》。”這話對麼?若單從“機率學”的角度來說,比如一個鍵盤一共有多少個XXX鍵,猴子隨機敲中一個鍵的機率就是“1/XXX”,敲中第二個鍵的機率就是“1/XXX的平方”……這樣一路算下去,真的會算出一個精確的機率。然而,這個結果有什麼意義?恐怕這只是無法被現實所證實的、純粹想象中的結果而已。看似無厘頭的問題,以及如此這般“紙上談兵”的計算,恰恰是許多科學界的“終極問題”中眾多假說之一。比如“地球是怎麼形成的”“生命是怎麼出現的”“物種是怎麼進化”“恐龍是怎麼滅絕的”等等,都會有類似的假說被認為是“巧得不能再巧”的極小機率的結果。無論如何,“隨機”就意味著“無意識”;與之截然相反的觀點,就是相信“事事都有原因、都是必然、都是‘有意為之’的結果”。
這兩種宇宙觀格格不入,越是頂級的科學家越要明確地站隊。牛頓、愛因斯坦等等都傾向於“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也就是說“沒有什麼隨機巧合,都是無上意識的刻意安排”,同時也意味著“隨機、機率的解釋,其實是偽科學”。作為普通民眾,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面臨類似的情形。比如說,考試時遇到四選一的單選題,該怎麼辦?從機率上講,“25%的準確率”能蒙對,但是,這種“蒙著做”的方法能叫“做題”麼?能憑此方法得到讓人滿意的分數麼?只有真的“會做”,憑所學把題目解答出來,然後勾選,“對了”就是“對了”,這才是正正經經的“做題”。往大了說,這才是真正的“科學”精神。目前,臨床上的診治經常會有“機率”的概念,“陽性率”“治癒率”“有效率”“存活率”等等,這其實也從一個側面證明:這門學科其實還有很多“未解之迷”。“意外”,只是“人”的“意想不到”,受到知識、資訊的限制,所以“預料不到”或“預料不準”而已。但這種“機率”其實只是對於科研統計有一定的意義,而對於具體的某個患者來說,比如說存活率60%,其實要麼就是活,要麼就是沒活。而科研統計60%,也只是說,大概找到了一個發展的方向,但仍需要繼續探索,分析出更精準的原因。
無論如何,“機率”不應該成為終極的解釋,也不能依賴“機率”做事:當按照一個方法做事,並非百試百靈之時,應該去進一步分析出“必然成功”與“必然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不能總拿“機率”當成合理的解釋,滿足於“找10個能成5個”這樣的結果。如果自己不求甚解,而競爭者率先掌握了本質的規律,這種劣勢是無法靠“努力加大量”來彌補的。